《像院士一样思考》,一本浓缩百位院士经典思维故事的科普读物。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于本书,作者张聿温寄予厚望,正如他在“后记”中袒露的心声:“我很想为热爱科学的人们,为在职的科技工作者,为在校的‘理工医农’类学子,打造一本为他们所喜欢的‘口袋书’‘枕边书’。我知道自己的心结,对于提高我国的教育科技文化水平,大力培育创新型人才,实现科技强国、民族复兴,实在是抱有太强烈的愿望和太迫切的期待了。”
科技兴国离不开思维
记者:我们留意到,您写这本书是在很多年前,当时您为什么想写这样一本书?
张聿温:这本书写作于2009年,出版于2010年,最初的书名叫《寻找智慧——院士思维启示录》。我认识到,智慧是思维的结晶,思维是智慧的源泉;智慧在思维之中,学会思维便拥有了智慧。科技兴国,科技强国,当然离不开智慧,更离不开思维。那么向谁学习思维,向谁讨取智慧呢?我首先想到了院士。众所周知,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之瑰宝、人之精英、学之典范,他们肩负着祖国重托,受命于民族期望,发扬“科学、民主、爱国、奉献”精神,无论在科研上、学术上,还是在科技攻关和日常工作中,都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受到国人普遍敬仰和由衷尊重,他们的治学方法、科研思路、创新精神,都有独到之处。那么,他们的经验、精髓、闪光点何在?对人的启迪教益何在?我认为就在于思维。
2022年9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我为之一振,于是下决心集中时间、精力,对原书进行大幅度修改和增删,在体例、编排上也做了重大调整,书名也改为现在的《像院士一样思考》。
记者:关于此次再版,您有怎样的心得和收获?
张聿温:一本出版于10多年前的书,今天仍有生命力,本身是令人欣慰的。这说明作者必须重视选题,要看得准、看得远,而且必须重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航天英雄杨利伟热情为本书作序,也为本书增色不少。我和他曾是空军战友,虽失联10年,一旦求序,他欣然命笔。可见战友情深,真挚的友谊同样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非常感谢人民日报出版社慧眼识珠,精心打造,竭诚为读者奉献精品力作。这本书2023年7月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欢迎。《作家文摘》作了半个月连载,荣登8月份“好书榜”,随后入选“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优秀图书推荐书目和北京阅读季“京华好书”第五期书单。多家主流媒体如《解放军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北京日报》等发表了书评,予以肯定。我在北京图书大厦参加北京电视台主办的包括本书在内的“家国情怀”阅读分享时,一些中小学生在家长的陪伴下,认真听讲,买了书围着要我签名,那一刻我特别感动。这就是祖国的希望啊!
责任感驱使写作本书
记者:在写作本书过程中,您做了哪些案头工作?
张聿温:我是空军报社编辑(记者)出身,由于工作关系,采访过一些院士,比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五种型号飞机的总设计师屠基达,中国两院院士、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王越,中国工程院院士、维修和再制造工程专家徐滨士等,也编发过一些有关院士访谈的稿件。这加深了我对院士的理解和认识,资料上也有所积累。平时,我喜欢看有关院士的人物传记、通讯报道和回忆文章等,并注意收集、整理、留存相关资料。我还主编过一本院士访谈的书,里面涉及20位院士,于2004年8月由海潮出版社出版发行。在采访、接触和学习过程中,院士们的博学、敬业、成就和待人接物的谦虚热忱,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所有这些,都为我写作本书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当然,还要随时随地上网,从网上搜集有关院士的最新信息,以便与时俱进,准确无误,不落后于时代。
记者:与写其他书如《真相:“九一三”事件考证》等相比,您写这本书有什么不同的经历和感受?
张聿温:我算是个杂家,出版过杂文、散文、诗歌、寓言、报告文学、纪实文学等门类的书。就我而言,写作是兴趣和责任二者兼备的事,只不过有的门类兴趣的因素多一些,比如散文、诗歌、寓言,有的门类责任的因素多一些,比如报告文学、纪实文学。当然,兴趣里面不拒绝责任,责任里面也不排除兴趣。就拿《真相:“九一三”事件考证》来说,可以说是兴趣主导着我,责任提醒着我。好奇和揭秘的兴趣,促使我执着地研究林彪事件40余年,责任则提醒我,只有告诉人们一个信史,方能真正做到以史为鉴。
而写作《像院士一样思考》这本书就不同了,我完完全全是受责任感的驱使。理工非我强项,写科普著作,要做到外行不觉深奥枯燥看不懂、内行不觉虚妄谵语看不起,从内容认知到形式表达上的挑战是很大的。我试图用文学的笔触写院士,学《世说新语》和《容斋随笔》的手法,也算一个大胆的尝试吧。快节奏的时代,人们习惯了碎片化阅读,即便如此,也要有责任感引导,给人以玲珑剔透、值得把玩的“艺术品”。一个精短的故事,好比一粒不起眼的珠子,但如果匠心独运,用一条金丝线把一粒粒珠子串起来,就能变成一条精美的项链。
院士的故事发人深省
记者:本书中,令您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张聿温:可以说,院士的故事篇篇可读,个个精彩,无不令人过目难忘。书中五辑,每辑都有针对性,都有指导和借鉴意义。比如第一辑“目标·方向”中,中国科学院院士谷超豪“把国家急需作为研究方向”,不计个人得失中途变轨,一切从零开始,结果为后来中国研制人造卫星做了前瞻性研究,以至杨振宁教授赞扬他“站在高山上往下看,看到了全局”。再比如第三辑“质疑·批判”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被权威否定之后”,没有气馁,也没有一味迷信权威。他虚怀若谷地对自己的方法重新进行了审查,把过去做过的所有计算仔细核对,反复做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证实自己所得出的结论是正确无误的。最终,他的“直流电阻率消除干扰异常研究”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还比如第五辑“勤奋·坚韧”中,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壮麒的“午睡账”,就令人钦佩。胡壮麒惜时如金,几十年几乎没有睡午觉的习惯。他算的账是:每天中午挤出1小时去工作,一年365天,就多干了365小时,按一天工作8小时计,等于多干了45天,等于自己的寿命无形中增加了45天。胡壮麒年过七旬,仍坚持学习。如此勤奋刻苦,怎不令人肃然起敬!其他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励吾勇于创新,“不踩别人的脚印”;中国工程院院士汤中立勇于担当作为,“甘冒风险”;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胆大心细,“与‘偶然’交朋友”;中国两院院士王选不居功自傲,得出了“成功是失败之母”的新哲论;等等,都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记者:目前,您手头是否有正在写作的书稿?接下来还有哪些写作计划?
张聿温:前面说过,我算个杂家,目前正在写一部长篇小说,进展缓慢,写了3年多了,刚刚过半,争取今年完工。我还酝酿将多年前出版的《告诉你写作的奥秘》一书,改写成一本《应用文写作二十讲》的教材。
(《人民周刊》2024年第3期)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