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喜欢听我作报告,因为我从来不讲晦涩的理论,都是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表现沂蒙精神。”每年,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杨文学都会受邀到全国各地作演讲,他创作的不少文学作品也被改编成电视剧在荧幕上呈现。
40余年文学创作过程中,杨文学积累了大量的故事述说沂蒙精神。在近期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他讲述起自己寻访沂蒙山区“土八路”,采集到的抗战故事、感受到的沂蒙精神。
“这些抗战第一线的老八路,很多都是农民出身,是县大队或区中队的普通民兵,没有正儿八经的军籍,战后又回到了农村。”寻访到的故事成全了杨文学的创作,使他切实感受到,“原来抗战是这样的”,“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也在他的心中勾勒出愈加具体的样貌。
共产党的干部始终想着老百姓
记者: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鱼水情深,是沂蒙精神最鲜明特色之一。党群同心、生死与共,百年党史中留存下很多经典故事,比如长征路上发生在湖南的“半条被子”故事等。在抗战时期的沂蒙山区,是否也有类似的动人故事长存至今?
杨文学:在战争年代的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有一名“牛倌区长”徐敏山,他大字不识一个,是放牛出身,被群众投票选为沂南县岸堤区区长,后来担任区中队队长,带领区中队打敌人。
一次,区中队攻下一个日军据点,缴获了一批面粉、猪肉、粉条等生活物资,徐敏山让人把物资运到烈属严大嫂家,请严大嫂找几名群众包饺子,庆祝胜利。就在包饺子的时候,徐敏山对严大嫂说,自己饿了,请严大嫂卷一个煎饼给自己吃。严大嫂很纳闷:不是一会儿就吃饺子了吗?徐敏山回答,很饿,等不及了。严大嫂就给他卷了一个煎饼。没想到,他吃完一个,说自己还饿,又吃了一个,一口气吃了5个煎饼,都吃饱了。
煎饼吃完,饺子也熟了,区中队无论官兵,一人分了两碗饺子。只见徐敏山端起自己分到的饺子,来到严家的两个孩子面前。原来,两个孩子在屋里眼巴巴看着战士们包饺子、吃饺子,也想吃,他打算把自己的饺子让给孩子吃。严大嫂看到这一幕,眼泪一下子掉下来,连连推辞。徐敏山却说:“这是用5个煎饼换的,我也不吃亏!”
这就是共产党的干部,心里始终想着老百姓,觉得群众选了他,就要为人民群众服务,把一生献给老百姓。
沂蒙精神基因在新时代赓续
记者:走过战争年代,进入和平时期,沂蒙精神的内涵也在延续中传承、在发展中赓续。沂蒙精神的基因在新时代出现了怎样的重组与延伸?可否请您列举一位代表人物的典型事例,阐释沂蒙精神在当今时代的体现?
杨文学:鲁南制药集团原董事长、党委书记赵志全不仅是全国劳动模范,而且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他是由我挖掘发现的、传承沂蒙精神的企业家代表,我也以他为原型创作了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作品《使命》。
赵志全于2014年因癌症去世,离世前将自己掌舵、自己控股的民营企业做到近100亿市值的规模。按理说,中国的民营企业家都是在自己的家族中选择儿孙等继承人“接棒”,赵志全却没有将企业交给自己的家人,而是提拔了一位普通的外姓“打工人”张贵民,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非基因传承”的范例。
鲁南制药集团在赵志全的手中,由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为现代化制药集团。企业为2万多名员工提供了就业岗位,平均每年纳税超过10亿元,是临沂地区的纳税大户。我发掘到赵志全的事迹后,认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就向临沂市委宣传部部长汇报,希望推荐他为山东省的“时代楷模”。
当时,身边的人都不相信一个企业家能被评为“时代楷模”,一个重要理由是,赵志全赚了不少钱。对此,我提出两点看法。第一,赵志全创造财富的路径非常纯洁:现在几乎所有的企业家都有自己的财富管理团队,他没有;几乎所有企业家都使用过银行贷款,他没有,也没有民间借贷,财富是自己一步步积累下来的。第二,赵志全处理财富的姿态非常高尚:他执掌企业期间,盖了近5000套职工住宅,免费提供给员工居住;他离世后,将大量财富交给了社会。这样的企业家,员工怎能不拥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如果企业家都如赵志全一般,不过多考虑个人利益,“深水区”的改革攻坚不就迎刃而解了吗?所以,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表彰了各行各业这么多“时代楷模”,赵志全却是少有的、以企业家身份获表彰的榜样人物。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贯通沂蒙精神的一个经典要素——无私奉献。这就是精神的传承,在他的所作所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对沂蒙精神的理解不断深化
记者:伴随时代发展,人们对沂蒙精神的认识也在深化。可否请您举例说明,在沂蒙地区,人民群众是如何深化对沂蒙精神的认识与体悟的?
杨文学:在战争年代,共产党领导人民谋求独立和解放;新中国成立以后,共产党依然时刻为人民群众谋幸福。党群同心、水乳交融的沂蒙精神始终如一,人民群众对此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沂蒙山区有一条大河,是淮河的重要支流。千百年来,河水时常泛滥,给下游地区带来不少灾难。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1950年,淮河又一次发生严重水灾。毛泽东主席对此亲自批示,并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沂蒙山区人民发动起来,修建水库、治理水患。迄今为止,沂蒙地区已修建大型水库11座,几乎域内所有河流的上游全部建造了水库。
修建水库,就要搬迁。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开始建设水库,经过六七年的太平岁月,沂蒙山区人民的日子好过了很多,许多人家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房子,但是为了建水库,沂蒙地区移民28万人口,这些群众无偿奉献了自己的家园。
这个故事我也专门写进了书里:移民过程中,沂蒙人民没有向国家伸手要一点东西、一分钱;移民后,他们依然住在山区,许多人家沦为赤贫,但是依然跟着共产党走。共产党也没有忘记人民的奉献,经济一好转,首先便解决了库区人民的移民补贴问题。
可见,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共产党都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沂蒙山区的人民群众也从这些事中,逐渐深化了对共产党的认识、对沂蒙精神“党群同心、水乳交融”等内涵的理解。
(《人民周刊》2024年第2期)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