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及应用为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推动教育的变革创新。放眼全球,发达国家普遍对教育信息化发展高度重视,推出一系列教育信息化战略,引领教育改革。
事实上,我国在教育数字化变革方面也已经进行诸多有益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11月25日至2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教育局长高峰论坛(2023)在北京召开。“数字化”是本次论坛的关键词,以“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育数字化变革”为主题,论坛围绕教育数字化与未来学校建设、数字化教育评价变革、数字化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数字化课程与教学变革等五方面,分专题展开交流。
“没有应用场景的数字化变革无意义”
本次论坛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发布首届“地方教育改革创新成果”。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组织开展的首届“地方教育改革创新成果”活动共评选出“地方教育改革创新成果”100项,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等单位提交的40项成果荣获一等奖,河北省石家庄市教育局等单位提交的60项成果荣获二等奖。在100个获奖成果中,与数字化有关的成果超过40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教育数字化变革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
以《智慧教育平台融通及教育大数据服务的实现路径》为题,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主任杜荣贞分享了教育数字化转型有关经验。据介绍,海淀区成立了智慧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在区教委下设智慧教育管理办公室,统一负责全区智慧教育建设各类工作。同时,海淀区还设立教育信息化专项资金支持通道,每年投入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约8亿元,将智慧教育建设与智慧城市、中关村科学城科技应用场景建设等工作统筹推进,形成了科学的保障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海淀区在中关村科学城17个科技应用场景中设立了专门的教育应用场景——一零一中学教育集团之未来实验学校。在未来学校的建设过程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腾讯、科大讯飞、翼鸥教育、中科大脑等科技企业共同创建了人工智能实验室、前沿计算中心实验室、先进与智能车辆技术创新实验室、计算所芯片集成电路实验室等创新学习空间,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出40余个创新应用场景。点评时,论坛组委会执行主席张志勇对海淀区应用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打造创新应用场景,形成智慧教育群落式生态圈的做法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聚力打造智慧教育应用,探索泛在、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新环境”,杜荣贞介绍,海淀区借此构建起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作为教育、科技、人才高度聚集地,海淀区在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在教育数字化建设方面不能有所作为。比如,四川省古蔺县教育和体育局带来的《边远山区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案例就让大家眼前一亮。
在张志勇看来,没有应用场景的数字化变革是没有意义的,那么优秀的教育数字化变革是如何进行的?以浙江省海盐县为例,“海盐县打造了一个‘超市集群’的课程供给平台,通过专业的评估,把可以进入学校的校外课程资源都纳入这个平台,构建‘课程超市’。学校现在能进行课后服务的教师资源很紧张,而海盐县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由政府购买可以进入学校的校外课程,免费供给学校。”
点评地方教育改革创新成果时,围绕教育数字化变革这一主题,张志勇除上述案例外,还推荐了多个典型案例,比如反映江苏省南京市教育局教育改革创新成果的《数字化转型中的智慧校园育人变革》,反映江苏省苏州市教育局教育改革创新成果的《聚焦普通高中内涵品质提升 构建多样特色发展苏式样态》,反映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教育局教育改革创新成果的《区域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教育管理》等。
“教育数字化必将重塑教育格局”
“在今天世界大变局、中国大变局、科技大变局、教育大变局的背景下,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考虑教育的未来。”张志勇说,一是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二是大力推进全域优质教育,三是大力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四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五是推进教育数字化变革。教育数字化变革事关教育的未来。实践层面,各地探索教育数字化变革的热情高涨;理论层面,专家对教育数字化变革的建言也热度不减。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联席院长黄荣怀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育数字化变革》主题报告中指出,当前人工智能发展迅速,特别是以ChatGPT为特征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进入社会方方面面,引起了巨大反响。在这个大背景下,他认为未来的教育应有“新四观”:新知识观、新学习观、新课程观和新教学观。“新知识观是众创共享,知识来源不仅仅是教材,还来源于同伴、生活,以及互联网带来的新的信息数据;新学习观是智联建构,不仅是在老师帮助下进行知识建构,还会涉及环境、社会等方方面面;新课程观是融通开放;新教学观是人机协同,机器人可能是教师,也可能是学生。”
“要回应智能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在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看来,未来学校必须开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深度学习,为此,未来学校会在多方面发生意义深远的改变。比如,未来学校空间将不再只是简单的物理空间,而是物理空间与社会空间、信息空间交互在一起,不分彼此,实现三元融合。未来学校的教育服务也会发生改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学校教育服务将无处不在,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融合,嵌入日常生活,推动教育服务业态虚实融合。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永新强调,教育数字化变革绝非在现有教育体系中应用数字技术那么简单,正像数字技术在产业领域的应用重塑了产业格局一样,教育数字化也必将重塑教育格局。但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并非推动教育变革的唯一力量,人类正迎来世界经济重心之变、世界政治格局之变、全球化进程之变、科技与产业之变、全球治理之变,要做好今天的教育,还必须深刻洞察人类社会正在走向何方。基于这些认识,朱永新提出三点建议:第一,突破人类中心的思维定式,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第二,突破学校中心的思维定式,加快构建现代学校教育形态;第三,突破分数中心的思维定式,重视未来人才的素质素养教育。
“历史上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重大进步都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如造纸术、印刷术扩大了知识的传播,有了纸就有了课本;工业革命带来了教育的普及、集体学习、班级授课制;信息技术推动了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现在实行的班级授课制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人工智能给未来教育带来遐想,也带来疑虑。他提醒教师在运用数字化技术时,一定要处理好技术手段和教育目的的关系,要牢记教育的目的是育人,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新时代,教师要积极、科学、合理地运用数字技术,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就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要求、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提出四点倡议:一是坚持育人为本,让数字技术为教育赋能,更好服务于育人的本质;二是坚持融合创新,注重技术的适应性和创新性,构建广泛开放的学习环境;三是坚持国际视野,加快构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四是坚持携手并进,立足中国国情,推出更多高质量的数字教育服务。
(《人民周刊》2023年第23期)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