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

多措并举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陈璇雯    2024-12-31 09:02:31    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广大民营企业规模小、抵押物不足,贷款额度低、获贷成本高等原因,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难题。对此,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快建立民营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等。这些重要举措为有效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指明了工作方向。

长期以来,我国不断建立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完善货币信贷政策、财税政策、差异化监管政策相互配合的支持政策体系,推动金融有力有效满足民营企业融资需求。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持续增加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政策密度和力度,打出“组合拳”,如加快完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以更好支持经营主体投融资、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以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等,目前政策成效已经初步显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末,我国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为4.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6%;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3.17万亿元,同比增长21%;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3万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5%左右。同时要清醒认识到,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构建更高质量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帮助民营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加快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要优化普惠金融重点领域产品和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特点和发展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完善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专业化机制,优化制造业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为民营中小微企业发展营造良好金融环境;优化放贷考核机制,持续完善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和无还本续贷政策,缓解民营中小微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畅通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银行贷款是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有效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引导各类银行机构建立健全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引导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进一步做深做实支持中小微经营主体的考核激励、资源倾斜等内部机制。同时,要发挥其他各类机构补充作用,支持金融租赁、融资租赁公司助力中小微企业、涉农企业等盘活设备资产,满足融资需求。此外,要健全资本市场功能,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拓宽民营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健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是造成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要健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特别是要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应用制度的顶层设计,积极推广“信易贷”模式,有效利用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作用,建立和完善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加强中小微企业等重点群体相关信息共享;依法依规拓宽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信息采集范围,帮助金融机构对经营主体进行“精准画像”,克服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营商环境发展促进中心交流合作处)

 

《人民日报》(2024年12月31日 第 09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为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