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强则农业强。为进一步打响本地农产品品牌、引领农业强市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襄阳实践,2023年,襄阳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全市农产品全品类领军品牌——“襄飘天下”。一年多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农业农村局会同襄粮集团及有关部门,聚力“三个建设”,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围绕“襄飘天下”品牌建设运营推广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
聚力体系建设,1+N+S品牌矩阵初步建构。坚持全品和单类一体建设,确定了“襄飘天下”为襄阳农产品全品类领军品牌,统领中国有机谷、襄阳高香茶、襄阳牛肉面、襄阳大米、襄阳黄酒、襄江清水虾6大市级公用品牌;网络枣阳皇桃、宜城松花皮蛋、南漳香菇、保康核桃、谷城贡米、老河口砂梨、襄州锅巴等九个县级“一县一品”,以及800个企业品牌和1500个产品品牌,初步构建了“1(全品类领军品牌)+N(单品区域公用品牌)+S(重点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品牌矩阵。
聚力机制建设,“襄飘天下”品牌运营步入正轨。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优势,明确由襄粮集团负责“襄飘天下”品牌运营,成立了“襄飘天下”品牌运营公司;组建了襄阳市农产品品牌协会,推动优质企业抱团发展、组合打拼;注册了“襄飘天下”系列商标,制定了高香茶、黄酒、大米等重点品牌行业标准,进行了两轮授权贯标;开设了管家巷“襄飘天下”旗舰店,授权市场主体建成东津数智农业产业园“襄飘天下”运营平台,整合互联网直播资源,多渠道推广、直销“襄飘天下”授权产品,自今年4月上线以来,已累计实现11.17亿元。
聚力形象建设,“襄飘天下”品牌知名度初步打开。委托专业机构制定了“襄飘天下”矩阵策划方案,梳理总结了品牌的地理、文化和产业脉络,挖掘提炼了品牌内涵,对品牌定位、文字商标和图形LOGO、广告语和场景应用等进行了整体设计、策划和展示。组团参展青岛、广州中国农交会和湖北、长沙、郑州、重庆、大连农博会及北京全国农展周等主流展会,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举办了五场品牌推介会。
当前,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农业农村发展的渗透交叉与深度融合,农产品的销售方式、流通渠道等发生了深刻变化,产品市场反馈更加及时,企业营销策略更加灵活,主体利益联结更加紧密,从“单打独斗”转向“链式”发展、抱团发展已是大势所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推动“襄飘天下”品牌从“网红”到“长红”,从异军突起到行稳致远,还需找准对策、精准突破,持久用力、久久为功,重点要厚植“三个思维”。
厚植系统思维,多方联动做好品牌建设大文章。一要激发多方主体活力。襄粮集团要发挥国有企业“主力军”作用,开门办企业、开放办企业,以市场化方式筹集发展资金、汇集要素资源,提升“襄飘天下”品牌运营质效;品牌协会及各产业协会要与襄粮集团“一体两面”、协调联动,充分发挥服务会员、建设品牌的中介纽带作用;各农业龙头企业要致力于提升产品质量,塑造良好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积极参与“襄飘天下”品牌贯标、融入品牌建设大局。二是密切产销载体联结。要致力于完善“政府(部门)+平台+企业(主体)+产品”运营体系,有关部门和襄粮集团要支持“襄飘天下”运营平台加快与市、县各大供应链平台、电商平台对接,与各农业生产加工经营主体对接,做好销售数据、市场趋势分析研判和信息反馈,构建政府引导、平台赋能、企业“唱戏”、产品为“王”的联动机制,推动平台与企业、品牌与产品共生共荣、共同发展。三是建强雁型品牌矩阵。更好发挥“襄飘天下”领军作用,突出形象赋能、品质赋能、渠道赋能,不断提升品牌的含金量、知名度、影响力。着力打造市、县区域公用品牌,推动襄阳牛肉面、襄阳高香茶等重点品牌持续火爆“出圈”;做足“土特产”文章,差异化定位、特色化打造、精细化运营,推动枣阳皇桃等“一县一品”纳入省级重点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笼子”并获得倾斜支持;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支持重点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强化品质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以点带面培育一批品牌发展战略明晰、品牌管理体系健全、品牌建设成果显著的企业,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较强话语权、广泛影响力的企业品牌。
厚植“链式”思维,不断增强品牌发展韧性和活力。一是做强产业链。坚持“大抓产业、抓大产业”“大抓龙头、抓大龙头”,加快推进十大重点、五大优势农业产业链建设,广泛开展产业链招商,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建强扶优链主企业,推动骨干龙头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园区提档晋级,夯实“襄飘天下”品牌发展根基。二是打造供应链。以供应链平台体系建设为抓手,支持襄粮集团自建或与市场主体联营,搭建“襄飘天下”供应链平台,推进中心城区优大集、好邻居及枣阳皇桃、宜城楚大鸭、南漳奶牛、老河口食品、襄州生猪、襄城蛋鸡等供应链平台一体上链,以需定供撮合供需,促进要素汇聚,系统改造产业链,带动更多优质农产品出村进城、保供增值。三是优化创新链。全力创建襄阳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加快打造南北过渡带融合发展现代农业聚集地。以“用”为导向搭建科技创新链平台,推动企业与华中农大、省市农科院合作,开发新品种、培育新产品、打造新品牌,以科技赋能农业品牌建设。积极培育农业科研、农技推广、产品研发、品牌运营四支队伍,强化品牌建设人才支撑。
厚植互联网思维,积极抢占品牌产品营销新赛道。一是顺应“交互式”,以用户至上做产品。传统产业以生产为中心,将注意力放在产品上;而互联网则深刻改变了过去的规模生产方式,注重用户体验,考虑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根据用户需要来组织生产。要顺应互联网“交互式”特征,更多关注消费场景、市场需求,及时关联到设计、制造、供应链各端,推动产品快速迭代、高效升级,更好地满足终端消费、获取品牌溢价。二是善用“扁平化”,突出特色造卖点。互联网的崛起带来了渠道体系的扁平化,企业与农户、大企业与小主体,在网购、直销中地位平等,谁更有特点、更有特色,谁就能率先脱颖而出。要善用互联网“扁平化”特征,在规则允许范围内,做到无中生有、有中生新,最大限度放大产品特点特色,力求眼球效应、加成收益。三是巧借“快捷性”,直播带货拓销路。要巧借互联网“快捷性”特征,推广直播带货新模式,拓展产地直供新流通,减少中间层级,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营销质效。
(作者为襄阳市农业农村局总经济师)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