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金融力量

吴富林    2024-11-07 09:37:40    人民日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中国进出口银行(以下简称“进出口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开创国际经贸合作新局面,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政策性金融力量。

互利共赢 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进博会的举办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市场相通、产业相融、创新相促、规则相联,体现了我国推动国际经贸合作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的决心和行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维护多边主义,深度参与并促进国际经贸合作,不仅推动了自身经济发展,更为全球经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连续7年居全球第一。世界银行报告显示,共建“一带一路”将使共建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增加4.1%;据世界银行测算,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每年将为全球产生1.6万亿美元收益。

实践证明,国际经贸合作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发展。新形势下,我们要继续秉承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推动国际经贸合作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发挥特色 赋能国际经贸合作

跨境贸易和投资是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政策性金融的重点支持领域。长期以来,进出口银行充分发挥特色优势,积极支持对外经济贸易投资发展,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我国推动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力量。

进出口银行不断加大外贸领域信贷投放力度,支持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推动“新三样”等产品和跨境电商出口,支持先进技术、重要装备、农产品、消费品等进口。截至今年9月末,进出口银行外贸产业贷款余额3.35万亿元。同时,打造以信贷为主体,投资、贸易、资金等为配套的业务体系,统筹推进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项目建设,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助力,截至今年9月末,进出口银行“一带一路”贷款余额2.44万亿元。此外,还建立重大科创项目护航机制,支持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夯实外贸高质量发展产业基础,截至今年9月末,进出口银行先进制造业贷款余额近万亿元。

进出口银行持续深化务实合作,通过多种方式壮大经贸合作“朋友圈”。参加多边合作机制,与20余家多边金融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参与多轮贸易规则谈判和主权债务处置磋商;拓展代理行网络,与1000余家境内外金融机构建立双边代理行关系,覆盖142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人员交流合作,举办“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外重点合作伙伴高级研修班”,吸引来自5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来华学习交流。

进出口银行积极拓宽国际交流渠道,搭建国际对话平台,与各方凝聚共识、共享机遇。今年11月12日至14日,进出口银行将在上海主办第二十九届亚洲进出口银行论坛年会,与来自日本、韩国、泰国、印尼等多个国家的出口信用机构和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围绕亚洲区域合作与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交流探讨,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更大助力。

多措并举 培育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新征程上,进出口银行将牢牢把握政策性金融职能定位,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国际经贸合作走深走实,助力培育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一是深化金融改革。全面准确把握党中央关于政策性金融改革的战略考量,加强整体谋划、系统布局,着力解决制约改革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多措并举提升展业和服务水平。

二是服务对外开放。聚焦落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确保如期完成3500亿元人民币融资窗口重大任务。践行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全力以赴推动中非“十大伙伴行动”实施。主动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研究和制定,推动扩大制度型开放。

三是支持外贸发展。优化外贸外资支持体系,统筹支持进口和出口、货物和服务贸易、传统贸易和新业态新模式,探索金融支持外资企业新路径。大力支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企业高水平“走出去”。创新支持举措,提升服务水平,助力更好发挥进博会等外贸促进平台作用。深入挖掘人民币融资需求,加快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

四是防范金融风险。强化潜在风险监测与应对,前移风险关口。抓住关键节点和窗口期,推动存量风险处置。加大境外项目风险识别,落实落细风险缓释措施,提升境外风险管理水平。

(作者为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07日   第 10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向纵深发展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