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热点话题 > 正文

江苏盐城多措并举解决“健身去哪儿”

增加体育场地供给 满足群众锻炼需求

本报记者 孙龙飞    2024-08-26 08:31:44    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场地短缺曾是群众健身方面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江苏盐城立足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健身需求,从开发城市“边角地”、推动学校场地开放、有效利用废弃厂房等方面入手,大力打造“10分钟健身圈”,为广大群众就近健身提供更多便利。

 

位于江苏盐城青年路高架桥下的运河心公园,一大早就聚满了前来锻炼的市民,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等均免费开放。“在桥下打球避免了日晒雨淋,大家都喜欢来!”篮球爱好者江伟说。

曾经的城市闲置空间,变成市民健身的好去处。这样的实践探索,是盐城近年来破解“健身去哪儿”问题的一个缩影。从改造、兴建体育主题公园、口袋公园,到推动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有效利用废弃厂房,当地大力打造“10分钟健身圈”,为广大群众就近就便健身提供更多便利。

挖掘潜力

开发城市“边角地”

盐龙体育公园位于盐城市盐都区,一片没有围栏的绿地、红蓝相间的骑行道和跑步道格外醒目,这里除了网球场和篮球场,还有适合老年人的门球场和面向青少年的小轮车乐园。“盐龙体育公园真不错,我们一家老小经常来锻炼,太方便了!”市民刘大爷说。

这里几年前还是一片待开发的荒地,周边环境很差。当地政府通过一系列整治,将其改造成一处风景宜人的体育公园,囊括了二十五大类公共运动项目,修建了3个体育场馆和26片室外球场,可一站式满足各年龄段人群的健身需求。

挖掘潜力,开发城市“边角地”,成为盐城扩大健身场地供应的重要抓手。拆迁后的闲置地块、路桥附属用地……能合理利用的都加以改造。截至目前,盐城已建成325处设施配置齐全的休闲健身空间,极大方便了周边群众就近锻炼。

家门口的体育设施越来越多,市民健身越来越方便。盐城市体育局局长徐丹介绍,当地政府连续8年将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已建成体育公园139个、健身步道4142公里、体育场地30949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73平方米。“我们在坚持各类体育设施惠民开放的同时,也加强专业化运营,为市民提供贴心的健身服务。”徐丹说。

“10分钟健身圈”与生活圈对接,提高了场地设施利用率,也激发了群众的健身热情。在盐南高新区,青年体育公园成了网红打卡地。环顾园区,攀岩、平衡车、户外滑板等新兴项目备受青睐。市民王小龙经常约上三五好友,来这里跑步、玩飞盘,“多参加户外运动,大家精气神更足了,生活的幸福感也更高了!”

盘活存量

推动学校场地开放

如何盘活体育场地存量,各地都在动脑筋想办法。

2019年,盐城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具备开放条件的公办中小学校体育场地(馆)向社会开放。截至目前,盐城已有478所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占学校总数比例达83.2%。

盐城市第一小学是最早开放的学校之一。除了面向公众分时段、免费开放田径场、足球场等室外场地,也开放了室内篮球馆、羽毛球场、趣味运动区。“以前周边8个老小区只有一个篮球场,现在居民们常去学校锻炼,健身更方便了。”南苑社区党委副书记倪小军说。

在盐城市第一小学党委书记秦岭看来,学校打开大门不仅是为附近居民提供运动场地,更要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更多家庭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打通现实中的“堵点”成为关键。校方加强入校健身人员身份核验,公安部门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时段治安巡查,体育部门牵头对体育设施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学校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多措并举,确保开放和健身“双安全”。

盐城市还设置了专项经费,用于购买社会公众责任险和合理补贴学校体育设施开放运营成本。盐城市体育局副局长陈如俊介绍,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的学校每年都要进行考核,达标后,对市直学校和省属驻市区高校,市财政每年给予15万元补贴;对区县学校,每年给予5万元补贴。

改造升级

有效利用废弃厂房

将体育主题植入旧改项目,推动工业遗存建筑景观重塑,全民健身为盐城城市改造升级带来新思路。

曾经的废弃厂房经过改造,变成集体育运动、健身培训、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体育综合体。五人制足球场、游泳馆、模拟滑雪馆、击剑馆、室内高尔夫球馆……各类健身设施一应俱全,随处可见前来健身的市民。

位于盐城市亭湖区的一家企业,停止运营后就地改造升级,将原来的冷冻库房改造为滑冰场。今年9岁的陈思源每周都要到这里参加俱乐部训练,他的父亲说:“这块滑冰场让市民多了一个接触冰上项目的机会,孩子练滑冰也不愁没地方训练了。”

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健身需求,既要依托现有条件精打细算,又要实现复合功能和兼容设计。“破解‘健身去哪儿’问题需要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只要积极探索,办法总比困难多。”徐丹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26日   第 15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团结一心 顽强拼搏 奋勇争先 不负使命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