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品牌 > 资 讯 > 正文

小米一季度净利翻倍 SU7今年交付冲刺12万辆

王小伟    2024-05-24 10:14:43    证券时报网

5月23日,小米集团(01810.HK)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公告,营收755亿元,同比增长27%;经调整净利润65亿元,同比增长100.8%,创单季历史新高。

小米集团首季净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小米智能手机业务、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互联网业务在一季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收入分别为465亿元、204亿元和80亿元。

备受市场关注的智能汽车业务,财务影响尚未在这份财报中得到明显体现。小米SU7发布会是在3月28日,在下一季财报中,应该可以看到关于小米汽车更多的财务细节。

在5月23日傍晚举行的小米财报电话会议中,小米总裁卢伟冰表示,确保全年交付量达到10万辆,同时挑战全年交付12万辆的目标。

二级市场方面,截至5月中旬,小米集团港股股价年内上涨近30%。

单季盈利创历史新高

小米业绩是从2023年第三季度开启回暖,此后单季营收连续两个季度同比双位数增长。

2024年一季度,小米整体收入75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100.8%至历史最高,达65亿元。整体毛利率22.3%,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

智能手机业务成为重要牵引。期内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提升33.7%至4060万台,连续3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营收连续4个季度环比增长465亿元。

传统业务实现突破

一季报数据显示,小米手机最新毛利率达到14.8%。据Canalys数据,按智能手机出货量计,小米今年第一季度在全球56个市场排名前三,67个市场排名前五。

在电话会上,卢伟冰预判,未来二季度小米手机出货量同比仍将有大幅增长,预计超过一季度。“2024年全年出货量也比较乐观,第一季度加第二季度完成可观的增量,全年出货量至少完成1.6亿—1.65亿元。”

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也实现突破,收入同比增长21.0%至204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4.1个百分点至19.90%,创历史新高。据IDC数据,2024年第一季度,小米平板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93%。此外,小米可穿戴设备也实现全新跨越,中国内地出货量同比增长70%。

另外,互联网业务保持增长。期内互联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4.5%至80亿元,创历史新高,毛利率提升至74.2%。全球及中国内地月活用户数均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3月,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达到6.58亿,同比增长10.6%。

这些都是小米传统的主营业务。它们的增长,为小米汽车等创新业务发展持续提供资金支持。这是小米汽车相较其他新势力车企巨大的差异所在——不用过度依赖外部融资“补血”。

汽车目标抬高

3月底开启的小米汽车首战大超预期。

截至5月15日10时,小米SU7完成了第1万辆新车的交付,首车交付速度刷新行业记录。

此前,证券时报平台曾专门报道,为实现“上市即交付,交付即上量”的目标,小米正加速扩产能、保交付。在5月23日的交流会上,小米明确,汽车工厂6月将开启双班,全力扩充产能。

小米方面表示,单月新车交付预计突破1万辆,2024年全年新车交付目标冲刺12万辆。

销售网络建设也在提速。到2024年年底,小米汽车销售门店将覆盖46城、达到219家,服务中心将覆盖86城、达到143家。

作为一家科技公司跨界造车,小米一季度研发支出达52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在智能驾驶领域,小米坚持技术全栈自研,采用了包含了道路大模型、超分占用网络和变焦BEV等领先算法的架构,实现端到端大模型技术在国内的首次量产。

证券时报记者从小米方面最新获悉,目前,小米智驾团规模突破1000人,2024年计划扩充至1500人,2025年扩充到2000人。小米智能辅助驾驶预计今年5月底在中国内地10个城市开通城市NOA,8月完成中国内地全面开通城市NOA。

研发背后需要强现金储备。截至3月31日,小米现金储备1273亿元。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份一季度财报对于小米具有特殊意义。

2024年是小米“人车家全生态”的全面开启之年。随着新旧业务协同发展,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形成完整闭环。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京东一季度营收2600亿元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