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品牌 > 资 讯 > 正文

珠江啤酒,困于华南

刘星雨    2024-02-26 11:19:58    国际金融报

近日,珠江啤酒发布2023年度业绩快报,公司实现营收53.78亿元,同比增长9.13%,归母净利润为6.25亿元,同比增长4.43%。

珠江啤酒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2023年啤酒销量140.28万吨,同比增长4.79%。

事实上,尽管珠江啤酒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增长,但相较如燕京啤酒等净利增幅在双位数的同行,珠江啤酒的增速并不算高。2018年至2021年,珠江啤酒归母净利润增速连续4年放缓,2022年甚至出现了归母净利润下滑的情况。同时,2019年至2022年,公司营收增速分别为5.06%、0.13%、6.79%,8.6%,始终保持在个位数,也未有明显突破。

逐渐跑输同行

事实上,2010年珠江啤酒上市之初,时任董事长的方贵权曾提出了到2012年公司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的目标,而这个目标,直到11年后的2023年才终于实现。

从销量来看,珠江啤酒2011年销售127.91万吨,2023年为140.28万吨,增长十分有限。相较于行业内其他啤酒企业来看,公司有着明显的掉队。

目前国内啤酒品牌中,一线有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燕京啤酒、重庆啤酒和珠江啤酒则被称为第二梯队,虽说在同一梯队,可另外两家营收规模却已经超过了百亿。

日前,重庆啤酒披露了2023年业绩快报,去年营收同比增长5.53%至148.1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78%至13.37亿元。

而在十年前,珠江啤酒与重庆啤酒在规模上还旗鼓相当,2013年重庆啤酒和珠江啤酒的营收分别为33.87亿元和33.49亿元,相差并不大。而到了今天,珠江啤酒的营收仅是重庆啤酒的三分之一,被远远甩在了身后。

尽管重庆啤酒的业绩上涨与其背后的嘉士伯控股有着一定的关系,但除去国际业务品牌后,2022年重庆啤酒的本土营收依然高达88.23亿元。

除在规模有差距之外,珠江啤酒增速也落入了下风。去年前三季度,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5.02%、42.16%,珠江啤酒仅12.78%,且后者在四季度表现不佳的情况下,全年增幅降至5%以下。

困守区域市场

近年来,“高端化”“全国化”成为了众多啤酒企业发力的重点,珠江啤酒也不例外。

公司营收的增长也与其产品结构优化有关,2018年珠江啤酒提出了“3+N”战略(雪堡、纯生、珠江+特色),并在之后推出南粤虎尊、980mL罐装英式IPA、瓶装珠江识叹等产品,产品结构逐渐向中高端化提升。

2023年上半年,珠江啤酒高档、中档、大众化产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7.41亿元、7.48亿元、1.67亿元,占总营收比重分别约65.53%、28.17%、6.3%,中高端产品合计占比超九成。

不过,相较于珠江啤酒产品结构的迈步,公司地域化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珠江啤酒成立于1985年,前身为广州市珠江啤酒厂,1997年生产出国内第一瓶纯生啤酒,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

作为广东的啤酒企业,珠江啤酒在建立初期迅速占领了大本营广东省市场。彼时,无论是从业绩还是市场规模及份额来说,珠江啤酒与青岛啤酒并肩前行,市场上有着“北有青岛,南有珠江”的说法。

然而,在其他同行凭借资本优势四处跑马圈地、扩大版图时,珠江啤酒却受制于资金,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既有市场的守护上,这也是导致公司后续发展乏力的原因之一。

2012年,意识到了这一点的珠江啤酒喊出了全国扩张的口号,提出了“南固、北上、西进、东拓”的战略布局。

然而,这么多年过去,全国化似乎仍然是一个口号。去年上半年,珠江啤酒华南以外地区的营收仅2.09亿元,占比不到7.54%。此外,随着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等对华南市场的渗透,公司在大本营地区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

珠江啤酒去年9月接受投资者调研时称,公司在全国多个市场有布局,优势市场主要集中在华南,将持续完善全国营销网络,努力增强公司在其他地区的影响力。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珠江啤酒其实一直都在寻求全国化,但这个战略很难落地,从企业角度而言,把广东市场做大做强、做精做透已经非常不容易,“随着各大啤酒商以及进口啤酒的不断蚕食,珠江啤酒的核心基地其实也不稳”。

随着其他区域性啤酒品牌“全国化”进程的加速,如何在保护华南市场的同时,进一步走出华南,也是珠江啤酒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国品牌手机畅销非洲国家
下一篇:景德镇电厂顺利通过国家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AA级认证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