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品牌 > 资 讯 > 正文

比亚迪发布多个“黑科技” 加速行业智能化转型

韩忠楠    2024-01-17 16:40:39    证券时报

在发布易四方、云辇等“黑科技”后,比亚迪再放大招,以加速汽车行业智能化转型。

1月16日,2024比亚迪梦想日开幕,比亚迪正式发布了行业首个智电融合的智能化架构璇玑,并首次发布“天神之眼”L2+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一系列“黑科技”。

“比亚迪最早提出汽车产业竞争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如今上述判断已经成为行业共识。”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做智能汽车就像造房子,不是敲代码就能做好的,必须以汽车电动化为基础。基础做不好就是在盖危房。

在活动现场,比亚迪工程师天团首次亮相,他们分别负责比亚迪的电动化、智能化、汽车集成、半导体、轨道交通、新材料基础科学、电子、商用车、动力总成和电池领域。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比亚迪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302.44万辆,同比增幅达62.3%,顺利达成年销300万辆的目标任务,继续稳居“销冠”宝座。其中,比亚迪2023年出口销量为24.28万辆,同比增长334.2%。

销量持续增长的同时,比亚迪也加速了在智能化领域的布局。在比亚迪2024梦想日活动当日下午,比亚迪公司总部特别设置了智能化街区,系统展示了比亚迪多年来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积累及最新“黑科技”。

在整车智能板块,比亚迪重点展示了易四方技术。据悉,这是可以真正实现四个电机独立驱动、整车深度融合感知、车身稳定矢量控制的极致安全技术平台,可为四个电机赋予“最强大脑”。

在活动现场,比亚迪通过仰望U8车型向媒体展示了易四方的“原地掉头”功能。据介绍,易四方技术可通过控制左右侧车轮施加方向相反的力矩实现原地掉头,这将极大方便用户在停车场、窄路等各种场景进行转向。

在智能驾驶板块,比亚迪重点展示了公司研发的“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据悉,该系统首创控制算法的分布式布局,极大地提高了整车智驾“感知—决策—控制”的响应速度和驾驶体验。

在智能座舱领域,比亚迪展示多种智能化进入途径,包括“云钥匙”、蓝牙钥匙、手机NFC车钥匙、UWB数字钥匙等。不仅如此,比亚迪还在梦想日活动当天,重磅发布了“手掌钥匙”,用户可以录入自身的掌静脉数据,让手掌成为“生物钥匙”,在未携带手机、车钥匙等其他任何的实体钥匙时,也能用手掌信息快速对车辆进行解闭锁。

比亚迪首席科学家廉玉波表示,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不可分割,二者呈现螺旋式发展,目前产业竞争主赛道已扩展到整车工程。

基于以上对行业趋势的判断,比亚迪率先发布了行业内首个智电融合的智能化架构璇玑。

据悉,璇玑架构是比亚迪智能化架构,由一脑、两端、三网、四链组成。比亚迪产品规划及汽车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冬生介绍道,比亚迪璇玑架构的“一脑”,即中央大脑,它是智能汽车的最强大脑,参与和主导一切感知、决策、执行;而“两端”,则代表车端AI和云端AI,两端实时协同部署,可让智电融合具备超强迭代和成长速度。

此外,璇玑架构还可以实现车联网、5G网、卫星网,三网融合,极大拓展智能汽车的链接半径。最后,比亚迪还可以打通传感链、控制链、数据链和机械链,实现灵活感知、精准控制、协同执行。

据悉,得益于比亚迪的规模化发展,比亚迪在智能汽车数据上的积累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杨冬生透露道,依托比亚迪超600万智能座舱,超260万L2级以上具备数据闭环能力的车辆,比亚迪可利用车端大模型实现自动数据挖掘,提取各种corner case,并在云端24小时不间断自动清洗、自动打标挖掘有价值场景,同步实现2小时内场景入库。

“目前已经积累了覆盖各类高价值场景30多万个。”杨冬生表示,这为璇玑AI大模型的训练和测试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库和场景库。

此外,比亚迪还在此次活动现场,发布了与大疆联合打造的车载无人机机库。据悉,该车载无人机率先搭载于仰望U8越野玩家版,可实现智能换电、机械臂灵动开机、悬停等待指令、图像实时传递等功能。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国联合航空全新品牌标识正式发布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