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把牢反对浪费的思想关(人民论坛)

李 斌    2024-11-27 15:47:18    人民日报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提出“牢固树立增产必须节约、节约就是增产的意识,坚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紧盯不放,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切实降低粮食和食品损耗浪费”。

节约粮食、反对浪费,重在知行合一,前提是认识到位。思想认识越透彻,行动落实就越坚决。把牢反对浪费的思想关,就要从认识层面厘清一些关系。

增产与节约的关系。“柴堆堆经不住两头抽,青石缸经不住水眼漏。”节约就是增产,节流就是增效;把增产做实必须厉行节约,开源的同时要做好节流。之所以强调从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各环节减少浪费,是因为浪费是质量、效率和动力的大敌,也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国家节用裕民,企业降本增效,全社会促进粮食节约减损,正是高质量发展的体现。

义务与自由的关系。好好的食物浪费掉,不仅情感上、道义上说不过去,法律上也不允许。法律是成文的道德,在遵规守法问题上,容不得犯糊涂、装糊涂。反对浪费挥霍不仅是道德倡导,更是法律义务。无论是粮食安全保障法还是反食品浪费法,都有明文规定。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道德的力量在于践行。人人以法律为遵循、以美德为指引,才能获得高尚的生活和真正的自由。

外部约束与内生动力的关系。无论有没有外界的督促和监管,我们都应当自觉养成物尽其用、防止浪费的良好习惯。在食堂当着众人不浪费,在家里吃不完就扔掉;为图优惠多凑单多消费,超出实际需求只能浪费……摒弃“少我一个没关系”“浪费一点不要紧”的念头,提前谋划好实际需求,才能让节约上升为理念、外化为习惯、熔铸为自觉。

个人选择与公共福祉的关系。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永不过时。个人浪费不仅消耗自身财物,更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同样,反对浪费,既是为了把小日子过得更好,也是为国家社会谋,为子孙后代计,其中不仅有经济账、家庭账,更有政治账、长远账。全社会提升粮食安全意识,形成节约粮食风尚,安全发展就更有保障,国家兴旺就更有根基。

以俭素为美,不仅是精神文明层面的价值追求,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支撑。14亿多人过上现代化生活,不能靠生产消费盲目扩张,要走资源节约、能源低耗这条道。

行动起来才有美德,传递开来才成风尚。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起而行之,我们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在消费分层中把握机遇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