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一部革命剧,何以打动年轻人?

陈世涵    2024-11-25 08:21:37    人民日报

不追求夸张的情节,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西北岁月》将镜头聚焦一群在西北追求革命理想的年轻人,以恢宏的历史视野、细腻的艺术塑造,引发众多年轻观众关注。

始于1927年大革命低潮,收于1952年天兰铁路全线通车,一段横跨25年的西北故事,何以拨动当下年轻人的心弦?

是对青春岁月的普遍共情。高原不缺青春精神,15岁的习仲勋、24岁的刘志丹、30岁的谢子长……一大批风华正茂的年轻革命家,前赴后继地投身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不顾父亲的反对,习仲勋肩负起家国梦,少年的赤诚让人动容;即便被枪指着,刘志丹毅然选择坚守共产主义信仰,坚定地走上革命道路,青春的热血让人共情……观众既见证了贫苦农家子弟的成长之路,也被无数仁人志士挥洒青春的勇气与力量所感染。

是对厚重土地的情感共鸣。真实,是打动观众的“密码”。《西北岁月》一方面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努力还原历史细节;另一方面植根西北大地的文化土壤,以饱满的激情呈现青春化表达。当这段烽火往事被揭开面纱,观众能真切地感受到西北风情与革命激情的紧密交织,体会到这片土地、这群年轻人的坚韧与希望。

更是对理想信仰的精神共振。从星星之火到燎原西北,从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到欣欣向荣的大西北,其中有艰苦卓绝的跋涉,有生死攸关的战斗,有运筹帷幄的谋略,贯穿始终的则是对理想信仰的坚持。“早晚我会成为一束,照亮别人的光”“不管前路有多艰辛,多危险,我们一定会把旗帜传递下去”……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顽强斗争的英雄气概、扎根群众的工作作风,照金精神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磁铁,吸引观众思考理想的意义,收获信仰的力量。

一部光辉的革命史,一卷璀璨的群英谱,更是一曲革命精神的赞歌。今天,《西北岁月》中风云激荡的革命史诗仍在继续书写。革命先辈对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不懈追求的精神,将激励后来者续写未来更新更美的篇章。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25日   第 10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用真心得市场 让热爱开出花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