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韦编三绝,和简牍相关的这些词汇沿用至今”“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家书”……这两天,原本作为冷门绝学代表的“简牍学”,在社交媒体上成为热议话题。
冷门成为热点,首先是因为简牍本身是一座富矿。简牍承载的丰富历史信息和细节,激发了人们极大的敬意和好奇。从睡虎地秦简中,人们读到商品须明码标价、早春二月不许到山林中砍伐树木等律典;从悬泉里程简中,人们了解到汉代长安到河西地区的驿置路线。有细节、有温度的讲述,总是让人心生向往,自豪感、自信心油然而生。
冷门成为热点,还离不开研究之“深”与普及之“广”。冷门之“冷”,说的是专业研究门槛高。只有通过潜心挖掘与用心“翻译”,才能拉近简牍与大众之间的距离。近年来,一批出土文献得到大规模系统性整理出版,冷门绝学代有传承,研究阐释专深专精。与此同时,简牍博物馆等专业机构优化展陈方式,传统文化类视频节目热播,不断扩大简牍知识的传播面。
从藏于地下到陈于厅馆,从书于竹木到载于“云”端,期待“热”起来的简牍,在时代的创新创造中走进更多人的心里。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07日 第 07 版)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