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盼丰收也要促增收

郁静娴    2024-10-24 09:39:47    人民日报

打好政策、市场组合拳,推动农民增收与粮食丰收齐头并进

 

稻花香里说丰年,种粮农民的感受最真切。

在湖南宁乡市金洲镇箭楼村,种粮户黄铁山迎来好收成。去年,他家的6亩5分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种起来更省力了。今年,他精选杂交优质稻品种,购买了托管服务,亩均增产50斤左右,两季纯收益能增加不少钱。丰收粮变成红票票,黄铁山心里美:“明年还种双季稻。”

粮食连年增产,既是靠耕种条件、粮食品种、农业机械等要素升级,也离不开农民的辛勤付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关键是让农民种粮有钱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今年6月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对调动种粮积极性作出多处针对性规定。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一以贯之的政策导向,为农民种粮有钱赚、得实惠营造了稳定的政策环境。

农民愿不愿意种粮、愿意种多少粮,关键看种粮能给农民带来多少收益。要强化政策保本功能,让农民安心种粮。从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到完善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政策体系,再到切实发挥储备粮吞吐调节作用……新时代以来,我国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增强各环节兜底能力。各地着眼小农户需求,探索建设“粮食银行”存粮待售、推广农膜以旧换新等,不断提高扶持手段的精准性和激励效能。

也应看到,当前促进农民种粮增收还面临不少挑战,如农资成本上涨、耕地细碎化、粮食比较效益较低等。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以粮食作物为主的村庄平均收入水平比以其他作物为主的村庄低20%左右。在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农业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面临老龄化、兼业化,也让“谁来种地”成为绕不开的课题。正因此,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农业未来。

长期看,破解粮食收益偏低的难题,还有待在经营增效上下功夫。实践表明,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集约化标准化优势,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一些地方深入探索“小田并大田”、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加力补齐农业社会化服务缺口,推动粮食生产向适度规模经营要效益,收效良好,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一捧粮蕴藏万亿级大产业。让种粮更有奔头,要立足全产业链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从宏观层面看,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是导致粮食产业效益偏低的重要原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统筹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在主产区利益补偿上迈出实质步伐。”近年来,不少粮食产区主动作为,积极走出“产粮越多、财政越弱”的怪圈。比如,河南鼓励引导粮食加工企业向主产区、产粮大县集聚,山东大力发展粮油副产物循环、全值和梯次利用,推动粮食产业产值持续提升。紧紧牵住产业“牛鼻子”,优化粮食产业上下游布局,做足“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文章,就能助力种粮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金秋的田野上,处处涌动着丰收的喜悦。打好政策、市场组合拳,推动农民增收与粮食丰收齐头并进,必能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大国粮仓的根基更加稳固。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4日   第 09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把丰碑立在人民群众心中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