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四问汝州,“41人考上事业编被集体清退”如何善后?

邱风    2024-08-19 10:14:40    人民网

“入职4个多月后,却被告知此前考试作废并要求我们自愿离职,这事我们实在无法理解。”据报道,近日有网友反映,包括其在内共41名考生,考取并入职河南省汝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但很快被集体清退。8月17日,根据汝州市卫健委通报称,由于违规,此次招聘无效,结果作废。

一场涉及数十人切实利益的公开招聘,说无效就无效,说作废就作废,究竟是什么原因?官方通报称,“经核实,汝州市疾控中心在公开招聘过程中,存在招聘方案未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违规设置限制性指定性报考资格条件等问题,违反了人社部门关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有关规定”。

另综合相关消息可知,汝州市此次招聘,方案没有上报,系其自行组织、自行聘用,还“违规设置限制性指定性报考资格条件”。汝州市疾控中心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招聘条件存在“内部照顾”的情况,“有点‘萝卜招聘’的感觉。”

一个细节是,被录取的41人中,除了13名社会应聘者,还有28名汝州市疾控中心原非在编职工。汝州市卫健委称此次招聘“存在为内部考生量身定做报考资格条件”。

很显然,无论量身定做还是“萝卜招聘”,都于法不容、于规不合,极为恶劣。

如今,相关责任单位、责任领导、责任人已经受到严肃的党纪政务处分和组织处理,这是咎由自取。但是,该事件仍留下一些问号,需要厘清。

其一,此次招聘始于2022年8月,当时,汝州市疾控中心发出公告面向社会招聘。如果所谓的“自行组织、自行聘用”“招聘方案未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等情况属实,当地监管部门是不是早该察觉,并迅速介入?

其二,招聘期间,部分应聘者被人举报考试违规,“中途经调查后去掉了7名应聘者的名字”。既然都调查出了问题,为何等到其余41人走完全部程序入职数月后,才被认定此次“招聘无效,结果作废”?

其三,清退之后,如何给这41人一个交代?有当事人称,被清退后,“工资没发,赔偿的事也没人提,通报发出前后,没有任何一位(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找过我。”对于这13名社会应聘者来说,他们是受害者。据报道,有当事人称,被通知录取后辞掉了原单位的工作,而如今,新工作没了,原有单位回不去了,这种损失如何弥补?

其四,一个本该堂堂正正的事业单位招聘,却“自行组织、自行聘用”,连招聘方案都不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单位负责人胆子未免太大了些?如果说单位负责人无视法规,胆大妄为,那么该单位应有的监督机制在哪里?如何防止此类事件重演?

按照相关规定,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是政府所属事业单位进行公开招聘工作的主管机关。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与事业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换言之,对一次涉事数十人入编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不能儿戏,不能胡来,不能拍脑袋。否则,不仅有违招聘应有的严肃,还有损事业单位乃至政府部门应有的公信力。

公开、平等、竞争、择优,这是相关招聘的基本原则。尤其结合当前的就业环境,更不能容忍“萝卜招聘”等乱象存在。对违规违法者严肃处理的同时,还要加强监督,堵住漏洞,防止出现猫腻,以全力维护招聘严肃,让真正德才兼备者脱颖而出。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共同为全球民主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