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高校学科专业调整须优化“加减法”

2024-08-02 10:23:39    中国教育报

日前,四川大学撤销广播电视学等31个本科专业、天津工业大学撤销人力资源管理等8个本科专业的新闻,引发社会热议。对于高校专业优化调整步伐加快的问题,当前社会舆论存在的诸多误读、曲解,亟待厘清。

误解之一在于只盯着高校动态撤销的专业规模和数量,而对于更新调整的基础学科以及高校新设的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关注度较低。理性看待高校学科专业调整加速,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减量更要看到增量。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这其中既包括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同时也包括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如2024年增设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的24种新专业。也就是说,专业优化调整在做“减法”的同时,也在做“加法”。误解之二在于,新增专业都是热门专业,撤并专业则是冷门专业。实际上,高校学科专业的新增和撤销,并不是以社会舆论认为的专业“冷热”为判断依据。教育部每年均会新增或撤销一批专业。批准开设的专业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被撤销并不意味着该专业人才不重要、社会不需要,而是这些专业不是相关高校特色专业,高校在该专业培养方面并不存在优势,甚至部分专业设置多年未招生,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反过来,针对新增专业如当前比较火的人工智能等专业,如果一哄而上,也可能导致部分高校招生培养缺乏保障,带来相关专业“热门变冷门”的问题。误解之三在于,专业动态调整,仅以就业率定“存亡”。高校学科专业调整优化有严格的程序。教育部规定专业撤销工作,必须经过校内征求意见、公示,并按程序报教育部备案。学校本科专业的调整撤销涉及专业师生的切身利益,并非仅以就业率为唯一指标,还需结合专业与高校办学定位匹配度、专业培养质量水平、专业招生报考欢迎度、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度等诸多因素。

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既是高校本科专业的常规工作,也是持续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的重要实践。本科专业力度持续加大,目的在于“小步快跑”,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响应度和支撑力。某些舆论对高校学科专业调整的“误读”与“过分解读”,提醒各高校不仅要审慎开展专业的调整优化,更需注重学科专业内涵建设,更加强调特色和质量,着眼于推动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以更好服务国家战略。

科学审慎推动学科专业调整,需要以“招培就”联动作为出发点。如何在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之间找到平衡,是高等教育面对的重要课题。高校专业撤销不能简单以就业作为单一指标,而忽视学科专业的特殊性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科学审慎地推动专业调整需要重视就业指标,要以对学科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科学合理判断为基础,更要将招生和培养环节的质量作为专业前瞻性预警指标,以此加大对相关专业的提前预警和优化。

以办学特色牵引专业调整优化,避免专业撤销的盲目跟风。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点,必须避免重速度、轻质量的现象,当前个别高校单纯追求调整的比例、速度,针对撤销数量较高的本科专业存在跟风现象,忽略了高校自身的专业培养特色。因此,注重提升专业调整的质量,需要高校将学科专业规划与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相统一,以学校办学定位、办学条件等为先决条件,作为高校专业新增和撤销的主要考量因素。此外,要注重立足学校自身办学特色,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世界科学前沿、关键技术领域以及服务治国理政的新领域新方向上下功夫,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及世界影响的标杆学科,做到人无我有、独树一帜,进而掌握学科专业调整的主动权。

做好学科专业调整“加减法”的同时,更需注重学科专业内涵建设。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社会人才需求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供需结构性矛盾。在优化专业调整的同时,学科专业建设更要练好“内功”,从课程设置、专业实践、培养体系、国际化提升等方面入手,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综合素质高、社会适应力好的专业人才,全面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杨连星,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作出贡献
下一篇:中国元素添彩奥运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