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种农田也是在“种心田”

2024-08-01 10:25:59    广州日报

如今,在全国各地,有不少年轻人喜欢在城里种地。工作日上班、休息日种地,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如今,这幅常被用于描绘乡村农忙的景象,已经成为不少城市年轻人的生活选择。有人坚持就近原则,把菜种在自家的阳台、天台上;有人见缝插针,在小区花坛、球场边埋头耕耘;还有人相当“豪横”,直接在郊区租地,推出共享模式,打造现实版的共享菜园……尽管“解锁”的方式各不相同,但这种工作、种地两边忙的生活,却让很多年轻人不亦乐乎。

乐从何来?往大处说,这是年轻人的“血脉觉醒”。五千多年前,炎帝神农始作耒耜,教民耕种,从那时起,“耕”字就深嵌于华夏文明。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古人对于桃源生活的描述,也总是伴随着“耕作”的身影。无论是历史的传承,还是文化的滋养,都让不少人对种地心驰神往。于是,种菜游戏成为社交货币,种田文风靡全网,种地综艺火爆出圈……这些“赛博桃源”成了很多年轻人亲近土地的突破口。

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人能被线上的产品“喂饱”,有人“口味刁钻”,想要追求更加真实的情感体验。于是,“开辟一块菜地”就很好地满足了这部分群体的需求。事实上,无论是城市孩子出于好奇亲身体验、打工人在现实压力中给自己寻找喘息机会,还是异乡游子借助种地寄托对土地和故乡的思念,这些在城市种地的年轻人,实则是在“种心”,在“灌溉情感”。毕竟,种下一颗种子,看着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不仅能让人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获得一片闲适,还能从实实在在的收获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接续文明的传承。(刘硕)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用完善的制度防范化解风险、有效应对挑战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