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让“黄谣”不再有市场 无辜者才能不被中伤

2024-07-10 13:08:31    中国青年报

最近,西安交通大学一名女性毕业生,因为在毕业典礼上作为代表发言,意外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网上,一段毕业致辞有褒有贬,本是正常现象,但是,这名学生面对的不仅是正常的评价,还包括一系列用心险恶、角度刁钻的谣言。其中,有人无端质疑她的录取过程与学术成果,声称其背后有所谓的“内幕”,还有人更为大胆,指名道姓地编造这名女生和特定教师的“黄谣”。

7月5日,西安交通大学与西安市公安局西咸新区分局同日发布通报,一方面维护了当事女生的名誉,另一方面也揪出了两名主要造谣传谣者。其中,王某(男,23岁)为博取关注,编造事实发布于网络,之后被大量转发评论;郭某(男,35岁)则是原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因为对自己以前的教师不满,于是冒用他人名义,捏造散布涉及这名教师和当事女生的虚假信息。有关方面的通报,彻底粉碎了网上的诸多流言。只不过,对当事女生而言,即便有官方的澄清和众多热心网友的支持,那些已经发生的伤害,恐怕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抹平。

在这起事件中,警方查获的两名主要造谣传谣者的动机,一个是博眼球、一个是挟私报复。两个人所编造的谣言,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言,无非是把别人的名字装进凭空虚构的情节里。然而,就是这样几条“平平无奇”的谣言,竟然能在网上掀起巨大的风浪,给当事女生带来严重困扰,以至于在官方澄清真相后,依然有人以谣言为根据,要求当事女生自证。这背后体现出的,是网络舆论环境的某种问题。

一个社会中,总会有少数心思险恶者想用谣言中伤他人。值得关注的是,如果某类特定谣言在舆论场上总有“市场”,谣言受害者必然会受到更深的伤害,治理谣言的难度与社会成本也将成倍陡增。近年来,不论是在西安交通大学这名女生身上,还是在其他性质相似的事件中,都不难发现:针对年轻女性的“黄谣”动辄就会得到大规模传播。如果当事人具有优秀毕业生之类的荣誉,则更容易成为众矢之的,陷入“自证危机”。如果这种社会风气不能得到有效扭转,未来难免会有更多人成为相似套路的受害者。

俗话说“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等到谣言大规模传播之后再去辟谣,效果终归是有限的。改善舆论氛围、增进公众对谣言的抵抗力,从根子上遏制谣言的传播,才能避免无辜中伤。这种针对女性的“黄谣”之所以有“市场”,一是因为部分网民怀有低级趣味,本来就对这类八卦格外有兴趣;二是因为某些人心态不正,嫉妒心作祟,看到那些“木秀于林”的女性,就想在心里把对方从高位上拉下来;三是因为部分互联网平台的流量分发逻辑变相鼓励这类谣言传播,缺乏对个人名誉权的保护。

这几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导致了“黄谣”容易发酵的现状。要破解这一现状,需要社会从多方面入手形成治理合力。在个人意识层面上,应积极倡导更加文明、更尊重人的性别观念,反对粗俗、下流的低级趣味;在社会氛围层面上,应尽力营造一种友善、宽和的社会氛围,鼓励人们彼此欣赏而非“互相伤害”;在网络生态层面上,互联网平台需积极履行社会主体责任,至少不能为了流量推波助澜。(杨鑫宇)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开放的中国 可爱的中国
下一篇:实事求是 知行合一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