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潮涌新赛道,就业新探索

2024-07-09 23:13:08    光明日报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丰富多样的新兴就业形态与模式正在蓬勃发展。时代孕育了全新的职业方向,培育了新的职业序列,从而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挖掘了更多的就业新契机。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大学生应勇立潮头,适应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职业需求,积极寻找自己的人生新路向。

新职业持续涌现,为大学生就业开辟了新赛道。《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在近几年的修订中纳入了整理收纳师等74个新兴职业;2024年5月人社部又发布公示,拟增加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用户增长运营师等19个新职业,同时增加直播招聘师、生活服务体验员等29个新工种。这些新职业形态主要集中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等领域,其技术含量与大学生能力结构高度契合。同时,共享经济、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新业态的兴起,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网络主播、民宿管家、研学旅行指导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等一批新职业从业者,逐渐成为市场急需的专业人才。这些新职业和就业新形态,具有灵活度大、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等特点,为具备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的大学生架起了一座与招聘企业实现供需高效对接的坚实桥梁。无论是响应国家重大产业发展需要的新兴行业,还是数字化转型推动下的传统行业更迭换代,抑或是应运而生的新兴服务行业,都为当下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岗位。因势利导推动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社会各方应与高校紧密合作,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进入关键领域、主导行业、基层及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激励他们利用自身专业知识技能和创新思维,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高校构建全方位支持体系,引导大学生主动拥抱新职业。高校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的相对滞后性,往往让很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难以快速满足岗位需要。因此,大多数高校近些年在专业设置方面都做了相应调整。部分高校对“物业管理”“旅游管理”“翻译”等就业市场相对饱和或相关行业发展放缓的专业进行了调整或停招,对一些热门行业和新兴领域,增设了“遥感科学与技术”“智慧水利”“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体育康养”等专业。与此同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同质化问题,也导致培养出的人才难以满足社会多样性需求。高校人才培养范式亟须进行深刻变革,主动响应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在办学过程中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发展,实现大学生全产业链式培养。“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发展是一个涉及政府、产业、学术、科研、金融、服务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高校最主要的职责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与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活动。高校还需与企业共同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帮助企业培养符合需求的人才;推行双导师制和产业教授制度,邀请企业专家和科研机构人员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例如,当下有高校与某品牌汽车4S店达成校企合作模式,一方面4S店可以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场地、资金、技术支持等全方位服务;另一方面,高校可以依托企业开设专业培训课程,如“汽车销售技巧”“汽车维修技能”“汽车金融服务”等必修或选修课程。高校还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在校大学生参加教育部举办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以赛促创,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推动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新局面。

跳出传统就业“舒适圈”,多元路径助力未来规划。大学生作为富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青年一代,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变革,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新业态发展速度快,竞争激烈,在面对新职业岗位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高挑战性时,大学生需要不断提高综合素养、打造核心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以适应不断提高的人才标准。同时,大学生也需要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提升自身抵抗风险能力。在新业态新模式下,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优秀的综合素养是求职成功的关键因素。大学生在校期间,应立足所学专业,深度了解自己关注行业的动态、发展趋势及政策导向,精准把握该行业的宏观发展脉络;主动走出校园,通过参加行业会议、展览或相关学术研究、讲座等,全面深入了解新兴行业的前沿讯息;通过社会和学校共同搭建的实习实训平台,深入了解特定行业的运作方式和企业文化,在实践中了解行业趋势与实际需求。

作者:曹 斯(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
下一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