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别让罐车混用污了食品安全

2024-07-04 12:06:18    南方日报

食用油,千家万户的入口之物,竟可能是刚装过煤制油的罐车运来的?

媒体日前调查发现,国内许多普货罐车运输的液体并不固定,既承接大豆油、糖浆等可食用液体,也运送煤制油、工业废水、塑化剂、废机油等化工类液体,食品类液体和化工类液体运输混用且不清洗,类似卸完煤制油直接装运食用大豆油的操作,已是罐车运输行业里公开的秘密。

罐车混用又不清洗,残留物会对食用油造成一定污染。而长期食用煤制油,可能影响造血功能;若是毒性大的化工液体残留在食用油里,对人体危害更大,且难以预料。业内人士透露,散装食用油有的卖给了厂家,由厂家灌装成小包装对外销售,也有食品企业采购散装食用油作为原料。媒体调查聚焦于散油的运输环节,买方入手后是否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检测,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食用油或食品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都尚未可知。就当下而言,有必要搞清楚被污染食用油的走向,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消费者手中,全力化解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长期来看,避免罐车混用污了食品安全,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罐车混用最直接的责任方,是掌握话语权和决策权的运输企业或车队老板,可以说,其直接决定了罐车混不混用、司机洗不洗罐——

2014年6月实施的《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规范》说得很清楚,散装食用油运输应专车专用,装入油脂之前应认真检查运输容器是否为专用容器以及容器是否清洁、干燥。之所以混用不清洗渐成常态,一方面有利益考量:行业竞争加剧,罐车运输价格下降,便以“配货,有什么装什么”应对;一次洗罐需数百上千元,还要耗时耗力找地儿,于是“能省则省”。另一方面则是外部约束不足,《运输规范》只是推荐性国家标准,而非强制性国家标准,加之卖油方验罐走过场、买油方验货不严,让一些人有空子可钻。

而越是竞争激烈,越要防范“劣币驱逐良币”;外部约束不足,也不是企业逃避自身责任的借口。监管部门有必要在相关产业集中的重点区域,对一些运输企业或车队加强监管,督促其落实专车专用。必要的时候,不妨考虑以强制性国家标准结束散装食用油运输过程中的半脱管状态。

不管散装食用油买卖双方是为了图省事、把关走过场,还是被蒙在鼓里,出了食品安全问题都难以免责。让人着实失望的是,被曝光对罐车混用睁只眼闭只眼的,还不乏知名企业。切切实实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监管部门加强抽检监测,真正做到“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维 辰)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这是一场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
下一篇:为奥运梦想积蓄力量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