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避免公交司机“带病行车”需要更多支持与关爱

2024-06-27 09:45:03    工人日报

公交驾驶员突发疾病导致事故时有发生,其健康保障日益受到关注。除颈椎腰椎疾病外,不少公交驾驶员还面临胃肠疾病、代谢综合征等健康问题。专业人士建议,通过组织健康体检、设立健康驿站、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等,保障这一群体的身心健康。

我们会不时为这样的新闻而感动:有公交司机在身体不适或突发疾病时,仍尽职尽责将乘客安全地送到目的地。现实中,也出现过公交司机因突发疾病或情绪、精神存在问题,出现瞬间失去自控的情况,这不仅会给司机带来伤害,也会给乘客带来风险。时下,随着公众权利意识的增强,劳动者的权益保护越来越受重视,公交司机“带病行车”问题,也应努力在现实中求解。

劳动者需张弛有度、劳逸结合,对公交司机这个高压职业而言,更不应例外。因此,当公交司机遇到身体不适、情绪不佳时,及时报备、请假调班等应成为常规硬核举措。这不仅是对普通劳动者的关爱,也是对乘客的出行安全负责。此外,公交企业管理者也应坚守行业准入门槛,加强对驾驶员的常态化监测考核,当驾驶员不适合履职,或发现其存在不正常心理现象,则应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其“带病行车”。

在过往的叙事中,带病工作通常被定义为恪尽职守、敬业奉献的表现,这在很多情况下是没有问题的,但对某些行业而言,这种事情需要我们给予慎重思考。与其颂扬带病工作,不如努力从制度和规则层面去更多关心劳动者的身心健康,让“有病不硬撑、请假不丢人”成为一种日常。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公交司机这类特殊岗位,避免“带病行车”应该成为业内的共识。

不少公交驾驶员热爱工作、认真生活,他们是城市的亮眼名片。不论是组织常规健康体检,还是进行心理健康测评,抑或是组织其定期参加体育运动,关爱和善待公交驾驶员,功夫要下在平时。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少地方公交行业确实面临着一系列现实困境,这需要全社会多些正视与理解,需要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帮助与支持。

眼下,避免公交司机“带病行车”,是我们重新审视城市公交行业发展的一个切口,将劳动者的身心健康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给予公交驾驶员更多的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公交出行才会更有品质、更有保障,我们的城市才能更加顺畅有序地运转。(杨朝清)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展现中国青年的昂扬风貌
下一篇:凝聚众力建好老年友好型社会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