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这样的机构败坏了学术名声

2024-06-27 09:40:24    北京晚报

6月23日,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发布通告称,决定对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撤销登记并收缴《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及单位印章,中管院今后不得再以事业单位名义开展任何活动。通告称中管院的行为严重损害事业单位形象,严重偏离公益属性,严重侵害人民群众权益,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稳定。连用四个“严重”,性质之恶劣,措辞之严厉,实属罕见。

作为一个国字头的事业单位,中管院确实干了不少与身份严重不符的事。据通告,中管院不按照登记事项开展活动,滥设下属机构,肆意扩大业务范围,大肆销售职业技能培训证书;大肆招揽各类“特聘专家”、“院士专家”、“客座教授”;违规向企业颁发“中国”字头荣誉证书、建立“中国”字头基地、主办“中国”字头论坛会议;违规使用带“中国”字头机构对外宣传报道和进行虚假宣传。据报道,中管院此前已因违规问题被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多次通报处罚。2019年6月,新华社报道中提到,有人在网络大量销售“中字头”奖状、职业技能证书,且多涉及一家单位,即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半月谈也曾报道,网上培训机构卖的“风水师证”,发证单位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职业人才技能认证中心”。三年前,备受关注的“熟蛋返生”论文作者,也曾顶着该院学术委员会某中心副主任的头衔。

好好的一块金字招牌,就这么被砸了。中管院一度名头响亮,成立初衷是学术研究和决策服务。现如今,不按事业单位管理条例行事,想干啥就干啥,没有最基本的规矩;二级机构设置混乱,各种证书随便乱发,谈何管理;不专心搞智库建设,不为上级部门提供意见建议,搞论坛、发证书圈钱,对得起科学二字吗?

中管院敢于顶风违纪,与其“事业单位”身份有关;不少人愿意花大价钱买一纸证书,也是看重其“事业单位”的光环。近年来,非法组织冒充部委、央企、事业单位行骗的屡见不鲜,各种“李鬼部门”频繁出没,五花八门、名头唬人的假证不在少数,公众对此深恶痛绝。可想不到的是,出身很正的中管院竟然也干出此类勾当。事业单位的认证证书代表着正规和专业,中管院将自己的认可权明码标价出售,既侵害人民群众权益,又抹黑事业单位形象,“四个严重”足以说明危害程度。

但“事业单位”不是非法敛财护身符,于监管单位而言,无论涉及什么部门什么人都会一查到底。失去事业单位身份,中管院此次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想重塑自身形象,还有太多的垃圾要清理。此次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从严从重的处罚释放出强烈信号,任何事业单位及其下属机构都要依法依规开展活动,谁要是毫无底线地奔着钱去,那也就没有前途了。(孟雅檀)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展现中国青年的昂扬风貌
下一篇:凝聚众力建好老年友好型社会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