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提升居民幸福感,社区可以有更多作为

伏 特    2024-06-20 12:51:09    人民网

社区是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单元之一,也是人们享受市民服务、感受社会红利的最主要环境,社区服务的质量关系居民幸福感与获得感,需要有更多的担当和作为。

社区需要提供更贴合青年人需求的服务。过去,社区更多被作为居家休息的地方,除了基本的卫生、安保需求外,其他事情更多依赖政府,依靠公共服务设施。随着90后、00后逐步成为更多社区的活跃主体,社会对于社区的理解和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青年人逐渐把社区作为生活、学习乃至工作的重要单元,他们对文娱与劳动就业的服务需求更加凸显,对社区儿童友好型设施、专业托管服务有更明确的需求,他们更愿意居家和依托社区服务赡养老人。时代的变化要求社区必须做出更多的调整和适应,更有针对性地提供迎合青年群体需求的服务。

缺乏强制性的社区服务更需要担当作为。社区并非政府机构,更多是居民自治组织,但缺乏推动事务调整的强制力,更缺乏提供服务的自主财力,这就容易导致社区工作难以推动或陷入停滞。“既要服务居民又要管理秩序”的尴尬使得社区做事说话缺乏底气。然而,尴尬地位并非置之不理或无所作为的理由,更多的担当、更有水平的治理往往是社区形成权威、建立信任的关键。近年来,老旧小区改造、电梯加装等虽属于居民自治的事项,社区只能引导无权干涉更不能代为处置,但部分社区就是依靠日常在居民心目中培养起来的公信力,将原本邻里间无法调和的矛盾巧妙化解,推动社区工作顺利开展。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到底是置身事外旁观,还是作为第三方奋力化解,这体现了社区管理者的担当。唯有本着公心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原则,社区治理才能有所作为。

社区共建共享需要居民更积极参与。对社区认知不断变化的同时,青年们的行动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青年愿意参与社区服务活动。社区没有稳定的财政来源,居民缴纳的费用也相当有限,面对日益增长的社区服务需求,仅仅以购买服务等方式不仅难以维系而且难以推广。社区作为居民自治的单元,也是居民自我服务的最好单元。当前,一边是志愿服务越来越成为共识,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另一边居住在社区的青年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参与社区服务。或许这是一种资源对接的错位,唯有把更多的志愿服务场景转移到社区当中,让更多人参与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大循环中,方能有效提高社区服务的有效供给。

社区服务关系你我,需要我们更多的参与。唯有更多的担当和作为,才能成就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坚持市场导向 强化供需对接
下一篇:风雨同舟、团结合作的好朋友、好伙伴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