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别让建筑垃圾成环保短板

2024-06-13 16:10:11    广州日报

“新华视点”记者近日随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庆、云南7省市督察发现,一些地方建筑垃圾处置工作存在明显短板,乱堆乱倒问题时有发生。而且,由于本地处置能力严重不足,多地跨区域非法倾倒问题多发频发,屡禁不止。

城市垃圾处理是世界性难题。如今,垃圾分类理念渐入人心,大大推动了生活垃圾减量。可是,在建筑垃圾的前置处理上,却存在明显短板。减量减不下来,一些企业或个人为降低生产成本或获取低廉的处置费用,就打起了乱堆乱倒的主意。而一旦有了需求,就有人敢置生态和法律于不顾,铤而走险,层层转包,形成黑灰产业链。这也是建筑垃圾乱堆乱倒甚至一些地方屡屡出现跨省倒垃圾现象的主要原因。

垃圾治理,远非一时之功。治理建筑垃圾的偷运偷倒,要重当前,也要谋长远。当前,必须对非法倾倒做到“零容忍”,抓到一起惩罚一起,严厉打击、绝不姑息。而且,要追根溯源,对于垃圾倾倒者与垃圾输出者都要依法处罚,从“源头”上解决问题。长远来看,要加强监管和引导,让企业树立建筑垃圾前置处理的意识,推动垃圾减量。同时,也要看到,各地在建筑垃圾处理的容量上存在差异,一些大城市之所以成为跨省倒垃圾的多发地,正是因为垃圾量大但垃圾处理的空间有限,不妨建立与碳排放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等类似的市场化机制,推动建筑垃圾处理的合法跨区域合作。(谭敏)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读懂“建议全国推广”背后的民生期待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