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拓展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2024-06-13 15:59:44    经济日报

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将设计蓝图转化为产业现实的重要任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这一群体,活跃在生产制造领域最前沿和第一线。当前,如何持续有效发挥技能人才的作用,值得研究。

要看到,现代化产业体系智能化、绿色化和融合化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带来了生产设施的升级、产业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式的变革,这要求技能人才既要具有精湛的操作能力,能够熟练运用高端设备进行生产加工,又应具有学习适应能力,在面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时,能够快速适应和融入。同时,他们还要具有技术创新能力,能够改进生产流程、完善生产工艺,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新问题。面对新形势和新需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2年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以服务发展、稳定就业为导向,全面实施“技能中国行动”,成为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路线图。

不过,我国技能人才队伍眼下仍面临培养体系供给能力不足、人才结构分布和产业发展方向错位及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受阻等问题。对此,要从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等方面入手,让技能人才成为“香饽饽”。

发挥主力军作用,抓好人才供给链和产业需求链的对接。坚持技能人才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绿色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需求,以技能人才素质和规模的提升推动科技和产业创新。实行积极开放的高技能人才引进政策,简化高技能人才来华工作的相关流程。发挥职业技能竞赛的带动效应,推动建立以企业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为基础、以国家和行业竞赛为主体、国内竞赛和世界技能大赛相衔接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在以赛促建中推进人才供给链和产业需求链的精准对接。

聚焦评价体系,拓展技能人才职业成长通道。扭住新型工业化这个“牛鼻子”,加快完善涵盖不同产业、行业的职业规范和评价标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工作业绩为重点,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技能等级认定政策和评价选拔制度。强化技能贡献,加大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业绩贡献在各类评价中的权重,推动职业技能等级和专业技术职务的相互衔接,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建立双向比照认定制度,在技术技能融合发展的多个职称序列中实现职业技能等级和职称的互认贯通。

健全激励制度,提高技能人才的相关待遇。规范做好劳动模范、工人先锋号等的评选表彰工作,鼓励企业加大技能人才参与重大生产决策、重大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项目的力度。对行业发展、企业效益作出突出贡献的技能人才,按贡献给予绩效奖励、破格晋升等。弘扬工匠精神,营造尊重劳动的社会风尚,为优秀技能人才的配偶及子女提供就业、教育、医疗和住房等方面的保障服务,切实增强广大技能人才的职业获得感、幸福感。(赵恒春)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共守友好初心 共享发展成果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