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邻里纠纷,“让他三尺又何妨”

2024-06-07 11:11:18    北京晚报

6月5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召开涉邻里关系纠纷典型案例通报会。据通报,近三年来,西城法院共审结涉邻里关系纠纷案件500余件,其中排除妨害纠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相邻关系纠纷、恢复原状纠纷四类纠纷约占全部涉邻里关系纠纷案件总数的97.5%。虽然诉讼标的额相对较小,但案件经常涉及多方利益主体,矛盾相对尖锐激烈。

装修时私自改动承重墙、擅自封包供暖、借平房邻居墙壁建厕所、把没有防水要求的卧室改成卫生间、为美观包裹自家水管拒绝物业维修……本次通报的典型案例,也是屡上新闻的热门话题。谁也不想摊上砸承重墙的邻居,谁也不想一进卧室就听到楼上冲马桶的声音,可真要遇上这些糟心事,该怎么办呢?

本次发布会通过剖析发生在西城区的真实案例,给更多市民上了一节普法课。一份份严肃的判决书,也是在提醒居民,言行举止都应考虑邻居的利益和感受。判决书显示,除了搁谁也忍不了的侵权大事,还有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因为互不相容闹上了法庭。比如邻居噪音扰民、在门口安装摄像头等。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品质的提升,居民的隐私意识、自我保护意识随之提高,尤其是年轻一代“边界感”越来越强,由此产生的邻里纠纷越来越细碎。再加上近年来法律流程不断简化,一些居民“一言不合就告他”,以至纠纷案件一路走高。

遇到纠纷不是拳脚相向,而是对簿公堂,体现法治社会的进步。遇到行为过分、油盐不进的邻居,拿起法律武器,无疑是理性的选择。一些只图自家方便、影响邻居的行为被法院认定为侵权,也提醒市民约束自己的行为。法律为有理的一方撑腰,维护当事人的利益,也是维护法治社会的秩序。

涉邻里关系纠纷典型案例的通报,也从法律的角度呼唤邻里之间应该和谐相处。老话说得好:邻里亲,赛黄金;远亲不如近邻。很多邻里之间的纠纷,原本不用闹到法庭相见的地步。小小不言的矛盾,不断升级以至打起官司,既伤害邻里感情,也加重司法负担。其实,大部分居民都是通情达理的。如果邻居之间各有各理,不妨互相体谅,而不是互不相让,势如水火。各退一步,就是向前一步。

说到底,融洽的邻里关系,是每名居民的共同期望;社会的和谐发展,也离不开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只图自家方便、罔顾邻居利益,尤其是那些恶意为之的,自然不应该惯着;但温和有礼的沟通、合理范围内的谦让,也是不该丢掉的素养。新的城市生活里,还需重拾老的邻里相处之道,“让他三尺又何妨”。(辛音)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善用“穷办法”“土办法”
下一篇:留下旧地名,沉淀古韵乡愁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