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激活旧手机的消费新“机”遇

2024-06-05 11:07:31    南方日报

进入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手机的更新换代也在加快。随着旧手机报废量越来越大,它们要如何安置,也就成了一个待解的现实问题。

流动起来的资源,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让旧手机找到“好归宿”,也能开拓一片新蓝海:从资源回收来看,一部手机的配件中含有超过60种元素材料,进入拆解环节后,相当于一个资源丰富的“矿山”;从生态环保来看,旧手机若是变成电子垃圾,仅一块手机电池所含的镉就可以污染6万升水;从消费刺激来看,让废旧手机更加畅通地循环利用,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实惠,也有利于激发更多换新需求。

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年产生4亿部以上废旧手机,废旧手机存量超过20亿部。庞大的基数意味着,旧手机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可谓一举多得。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对电子产品的“以旧换新”也有不少着墨。在大部分二手商品中,手机的特殊性在于,一方面“残值”相对较高,另一个方面贬值速度较快,亟须加快畅通“换新+回收”全链条闭环,打消其中的难点和堵点,提高消费信任度。

一是估值难题。二手商品具有非标属性,不同商家和平台有自己的一套价格体系。当消费者担心被回收企业“压价”,甚至遭遇“阴阳”检测报告,宁愿放家里“吃土”也不肯出手,也就不难理解。

二是隐私泄露。早有报道指出,即便用户恢复了出厂设置,仍有不法商家宣称,数据仍可恢复。事实上,从技术角度看,个人数据的清除并非不可解,问题在于,信息的不对称抬高了交易成本。

任何行业的良性发展,都离不开“规范”二字。有业内人士预测,在“换新潮”的政策利好下,旧机的市场供给将会增加,并流向规范的平台,继而有利于改变废旧手机回收利用行业门槛不高的局面。有鉴于此,国务院印发的行动方案也明确指出,出台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二手交易中信息清除方法国家标准,研究制定二手电子产品可用程度分级标准,标准化建设正当其时。

当然,循环经济不只是“一个愿卖,一个愿收”。某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二手手机回收约2.8亿部,其中2.5亿部以上用于直接或翻新销售。加之目前我国对于废旧手机尚未明确责任或制定回收率目标,难以形成有力的约束和追溯。为保证消费者权益,在补齐制度短板的同时,建设回收网点,引入社会资本进行运作,也不失为一个思路。

“新”与“旧”之间,关键在“通”。唯有让资源放对位置,让人放心消费,旧手机才能迎来它的新“机”遇。 (钟 颐)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加强统筹协调,下好“一盘棋”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