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相信在听障骑手身后,还有更多温暖故事

2024-05-30 10:06:12    工人日报

奔走在无声的送餐世界,广州听障骑手傅婷婷并不孤独——据《工人日报》5月24日报道,傅婷婷是我国8500多万残障人士中的一员,当地听障外卖骑手组成的“无声骑手群”为她提供了不少照应;平台上线专为听障骑手研发的电子沟通卡、问路电子卡,为她送单减少了障碍;送餐过程中,当大家得知她是听障骑手,常常给予帮助。

听障,没能阻挡她精彩的工作与生活。婷婷们的精彩,是这个时代各方合力托举残障人士权益的缩影。一个愿意接纳残障人士的平台企业,一群相互帮助的人——这是一个温暖的故事。

故事的背后,我们更看到数字经济在就业方面向广大残障人士张开双臂的可能。

长期以来,职业门槛、就业歧视等因素让残障人士找工作堵点重重。同时,残障人士就业也多为传统行业,并通过相对固定的渠道走上工作岗位,就业面相对狭窄。企业的招聘需求,多由基层残联对接沟通,帮扶渠道相对单一,难以高效匹配量大面广的就业需求。此外,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就业机会地域分布不均。

新就业形态已成吸纳就业的重要“蓄水池”。在传统劳动密集型工作环境中,残疾劳动力的生产效率较低,因此就业形势并不乐观。数字经济时代,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服务业迅猛发展,催生出大批新职业,尤其是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岗位也给残障人士灵活就业带来更多机会。

在新赛道、新职场上,残障人士不能被落下。202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明确:开展民营企业助力残疾人就业活动,组织一批头部平台、电商、快递等新就业形态企业对接残疾人就业需求,每年开发一批岗位定向招聘残疾人。对在平台就业创业的残疾人减免加盟、增值服务等费用,给予宣传推广、派单倾斜、免费培训等帮扶。

近年来,一些平台企业利用技术优势,积极创造条件,让新就业形态工作岗位更适应残障人士工作需求。例如,有的企业研发读屏软件并不断完善动能,让视障人士拓展就业机会有了更多可能;有的外卖平台上线专为听障骑手研发的送餐关怀功能,为其送单减少障碍等。

对于残障人士而言,就业不仅仅是找到一份工作,更是他们参与社会生活、平等融入社会的重要入口。让残障人士有尊严地劳动并实现自我认同、获得社会认同,数字经济与新就业形态领域大有可为。

助残事业是“春天的事业”,数字经济是朝阳行业。当春天遇到朝阳,相信有更多温暖的故事发生。 (兰德华)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创新赋能,织出新优势
下一篇:让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的大道充满阳光(和音)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