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以正能量鼓舞激荡更多向善向上向前的力量

清风    2024-05-22 10:56:48    人民网

日前,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揭晓,五大类550件网民认可、社会认同、影响广泛的网络正能量精品最终入选,以澎湃的正能量激励亿万网民共同书写共筑中国梦,奋进新征程的壮美华章。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我们每天都在接触海量的各种信息。特别是,一些网络信息发布者出于“博眼球”乃至其他目的,故意大肆传播负面内容,用片面、激进、歪曲、反智、挑拨性的内容和言论误导受众,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面对复杂多变的互联网舆论环境,必须旗帜鲜明地唱响弘扬正能量的主旋律,以优秀的网络作品来确保互联网正确的舆论导向。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承。倡导积极向善,褒扬优秀正面的品德行为,是广大人民群众当中从未改变的文化底色。在如今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过程当中,更要加强对网络声音的引导,坚持弘扬正能量,促进形成向善向上向前的社会合力。

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此次最终入选的正能量精品中,有大量反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等精神内核的优秀作品,通过讲述中国故事,歌颂时代精神,激浊扬清,昂扬斗志,为互联网正能量宣传唱响主旋律,奏出最强音。

弘扬正能量,汇聚“多声部”。入选的正能量作品中,既有劳模先进、英雄典型的事迹,也有普通人汇聚的凡人微光;既有上天入地的重点工程,也有人间烟火的民生百态;既有时代洪流的奔腾激荡,也有着岁月沉淀的光影馨香。多角度、多层次的正能量作品,以更全面视角、更丰富声音,给民众带来更多收获和启迪,也让正能量传播更广,影响力更大。

弘扬正能量,善用新工具。为顺应全媒体时代网络内容生产创作主体日益多元的趋势,本次征集展播活动更加突出新媒体特色,把“网味”“网感”作为精品遴选的重要标准,明确参选作品必须为网络首发或网络同步首发,要求具有鲜明网络特点,更加突出新技术、新手段、新载体赋能,鼓励更多沉浸式、交互式、体验式的新媒体作品参评。移动互联时代,与时俱进,跟上网络传播新技术、新应用、新形式的变化节奏,正能量作品才能更好地吸引年轻人,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面对日新月异的互联网舆论环境,科学把握网络传播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深入推进正能量精品建设,塑造更多正能量网宣品牌,必将在互联网上鼓舞激荡出更多向善向上向前的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国大市场为世界提供大机遇
下一篇:参保不及时漏了生育保险 用人单位不能踢皮球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