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背篓菜市”,巴适!

2024-05-21 10:58:54    广州日报

重庆背篓菜农有专属菜市了!据央视新闻报道,由于乘地铁进城卖菜的背篓菜农没有固定摊位,当地协调了一处防空洞作为免费卖菜市场,让群众和菜农实现“双向奔赴”。

其实在“背篓菜市”之前,“背篓专线”已备受关注。这条并非面向背篓菜农的地铁线,却因为越来越多“坐地铁去卖菜”的菜农,意外地成为了“专线”。当人们都以为这已是故事的最好结局时,谁曾想竟又迎来温暖后续——“背篓菜市”开市!

在防空洞里买卖菜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太巴适(表示舒服、很好)了!”确实,把防空洞改成菜市场,就算不买菜的人也想过来感受一下。对菜农来说,有了“防空洞”,卖菜不用到处跑,也不怕日晒雨淋,关键这还是专属的。如此有创意、有爱心的背篓菜市,怎能不让人感到舒适呢?

从“背篓专线”到“背篓菜市”,这是对背篓故事的最佳续写,也是服务更进一步的生动体现。所谓“更进一步”,说白了是站在菜农的视角发现问题,切身体会他们进城后可能会遇到的种种窘境,并帮助他们解决,为其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便利。

菜农的背篓里,装着蔬果清香,也装着一家生计。背篓专线与背篓菜市,承载着菜农“把菜卖个好价钱”的朴素愿景,也承载着一座城市开放包容的烟火气与人情味。这样为民办实事的“背篓菜市”,不妨再来一打。  (陈文杰)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打通旧家具“回家路”
下一篇:“鲜花经济”里的消费新蓝海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