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暗的色调、破旧的建筑、朴素的穿着、压抑的表情,配上“走不出,看不破……”的背景音乐,这是“县城文学”短视频的“标配”。最近,“县城文学”在各大社交媒体悄然流行,网络上甚至出现套路化的拍摄教程,供他人模仿学习。
县城文学到底有多火?数据显示,在某短视频平台,带有“#县城文学”话题的短视频共获得2.2亿次播放,其中最热门的一条短视频收获了超180万点赞及31万余次转发;话题“#县城文学摄影怎么拍”下的视频也有294.5万次播放。在微博平台,话题“#县城文学”共有193.8万阅读量、6400余次互动量,还一度在“微博热搜”榜上有名。
共情是推动县城文学传播的重要诱因。县城文学之所以在各大社交平台走红,原因在于其特殊的镜头语言与以悲伤为基调的背景音乐更容易激起网友的情感共鸣。一方面,这些视频的拍摄手法、呈现风格与导演贾樟柯过往的电影作品十分相似,蕴藏着青年遭遇挫折,无力自拔,人生陷入迷惘的意象;另一方面,对于青年群体,尤其是出生于县城、农村的青年受众而言,县城文学唤起他们儿时记忆的同时,也让他们想起自己从县城走向大都市、在繁华中忙碌的不易与艰辛。
对县城文学的共情以及巨大的流量收益也吸引着人们模仿、复刻与再传播。网络世界中时刻都在产生新的“模因”,这些模因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不断繁衍,代代相传。县城文学也是众多网络模因之一,当其在社交媒体上得到关注并被模仿、再创造,县城文学就进入了自发传播的循环,获得了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不断向外破圈、扩散。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片面追求所谓的忧郁氛围,过度渲染、强调县城的老旧,本质上是对县城形象的抹黑和丑化。不仅如此,县城文学往往刻意放大女性面孔,营造女性遭遇悲惨命运的氛围,某种程度上是借助女性营销、吸引流量的作秀。为了所谓“节目效果”而刻意营造县城落后的形象,与“为赋新词强说愁”何异?千人一面的县城“文学”,又哪有半点文学的内涵?
当然,县城文学收获的也并非清一色的追捧与跟风,“贩卖县城焦虑”“县城明明发展得蛮好”等质疑声也时有出现。县城的形象不应被悲情强行加戏,真正接地气的县城文学也不该是伤怀的代名词。首先,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成果显著,各地县城都焕发着新的生机。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网络基建纵深推进,智慧农业、远程医疗等应用场景愈发丰富,各类助农直播也掀起了“我为家乡代言”的风潮,都推动了农村、县城等区域经济不断深化发展。其次,颓废、消沉、伤春悲秋等负面情绪不应成为当代青年群体性的精神追求。如今的县城文学与此前摆烂、“丧”等青年亚文化有着相似的内核,即褪去了青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转而追逐消极负面的病态美学。青年作为祖国建设与发展的生力军,理应是朝气与活力的代名词,新时代的青年群体应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倘若任由县城文学野蛮生长、不加甄别,可能对青少年群体的价值观塑造带来负面影响。
社交媒体把生产和传播内容的权力分享给用户,创造了姹紫嫣红的繁荣生态。但在娱乐大众的同时,用户生产内容也存在“阴暗面”,在主流话语外催生着一批又一批的价值反噬,变了味的县城文学也是其中之一。对此,社交媒体平台的管理者应对这类内容做好核实、把关与监督,尽到平台的监管责任,尽可能降低价值观侵蚀的风险;另一边,用户也应保持理智与清醒,切勿盲目跟风、追求一时新鲜。此外,作为社交平台“风向标”的头部博主们也应发挥意见领袖应有的引导树立健全价值观作用,而非一味追逐流量,成为滋长肤浅的刻板印象、炮制营销噱头的始作俑者或是帮凶。(作者分别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