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为基层减负,做到这六点很重要

盛利    2024-05-13 13:32:52    环球时报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条件。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当前,从党中央到各个省正在大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笔者在基层走访了解到,部分乡镇街道、村居的党员干部都对此期待很高。到底怎样才能真正为基层干部减负,让他们多一些时间为老百姓干实事、解难事?

笔者与部分基层的同志在交流中体会到,要切实减掉基层的负累,需要在几个方面“动刀子”,改变思维定势,一些地方已经出现值得借鉴的做法。

一是下达任务不宜“层层加码”。中央、省级为推动某项工作,会下达具体的目标任务,反复要求要克服形式主义、纠正“层层加码”等做法。但在具体执行中,一些地方为确保任务能够完成,往往会倾向于给基层任务层层加码。例如有的地方为保平安促稳定,要求乡镇街道做到不发生命案等“六个不发生”,到了市里则要求“八个不发生”,再到乡镇街道则要求村社区“十个不发生”,这种就是典型的层层加码。

二是检查工作不宜仅靠“核查资料”。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明确指出,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强调调查研究要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党中央三令五申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取得了很大进展,大多数地方机关单位都能按照中央要求,直插基层、直奔一线,找问题、督进度。但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在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比如有的上级领导在基层一线检查时,不是直接看现场,与老百姓交流,听群众评价,而只是窝在镇村会议室看资料、听汇报,凭书面印象打分,这样一是掌握不了真实情况,二是增加了基层负担。

但也有不少地方在检查工作时并不完全依赖材料。据笔者了解,有的地方领导到乡镇综治中心、派出所检查工作时表示,还要深入基层看实际工作、听群众评价,这样才能全面反映这个地方的工作做得怎样。

三是考核评价不宜“过频过细”。比如有的地方为推动基层起到表率作用,工作做在实处,把大部分上级部署的工作都制定考评细则,有的甚至对“重点工作”日分析、日研判、日通报。这样做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过多的考评指标让基层应接不暇,而且难以避免互相“打架”,在增加基层负担的同时又影响了考评的科学性、严谨性。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也采取了比较好的做法。笔者了解到某省在考评地市年度平安建设工作时,规定只考核群众可观可感的指标,优秀、不合格等次不设具体名额数,没有发生重特大案事件的,都不评为不合格。这种考评办法减轻了基层负担,把基层的主要精力引导到守住底线上来,值得推广。

四是追责问责不宜“随意升格”。一些地方的上级机关在推进基层工作时,信奉“喊破嗓子不如打一板子”,弄得一些基层干部战战兢兢、身累心更累。个别基层干部甚至因为担心干得越多犯错越多,滋生躺平了事的心态。这种情况正在逐渐改善,比如笔者曾工作过的某市,就提出问责事项严格依党的纪律处分条例、依党中央的政策规定来,地方党委政府不新设问责指标,真正让基层干部甩开膀子干事。

五是处理举报投诉不宜“以量为绩”。上级机关为收集违纪违法犯罪线索,加强对基层单位工作和干部的监督管理,大多畅通了投诉举报渠道。这极大提高了处理相关案件的效率,取得巨大成果。笔者了解到,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12337举报平台共收到各类线索20多万条,许多黑恶犯罪组织、团伙及其保护伞就是依据线索、顺藤摸瓜而被打掉的。与此同时,举报线索并非越多越代表成绩,其中有不少夹杂虚假内容,甚至恶意攻击报复的,这就需要线索办理人员多一双“慧眼”,要查清来龙去脉、事实真相,有问题的要依法依规处理,没有问题的也要还人清白,否则会对基层干部干事积极性产生影响。

六是值班备勤不宜“普遍轮值”。一些地方为确保重要时段、节假日安全稳定万无一失,要求基层领导班子值班带班,其他干部轮流值班。部分基层干部坦言,“两办”、政法、公安、交警、交通、城管等节假日工作任务重的部门轮流值班很有必要,但如一些编研机构、群团组织、事业单位值班似乎没有太大必要,存在形式主义之嫌。一些单位值班除了接到领导查岗电话外,接不到任何工作方面的电话,还浪费了单位的水电。据了解,一些地方已在清查不必要的值班,真正把假日还给基层干部。(作者是中央机关赴地方挂职干部)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为迷茫的世界注入希望,为人类的进步探索方向(和音)
下一篇:持之以恒把减负工作抓下去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