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个地方的政务新媒体账号宣布停止更新、注销,有的将政务微博与微信公众号合并,有的将发布渠道转向相关部门或政府门户网站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不少网友表示支持,认为这是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好办法。
据了解,此次多地政务新媒体账号注销、合并、迁移,除了机构改革的需要,主要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去年12月印发的《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上述意见明确提出,注册运营政务公众账号,要严格控制数量,加强信息更新。同时,上述意见要求,突出便捷集约,对于功能相近、重复的政务应用程序,要进行整合迁移,防止同质化;防止“空壳”“僵尸”,对于使用频率低、实用性不强的政务应用程序,应及时关停注销并提前发布公告,依法依规处置相关数据,防止数据泄露及流失。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10.9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经过新浪平台认证的政务机构微博达14.6638万个,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9.73亿人。因此,在“人手一部手机”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积极打造政务新媒体、加快数字政府建设,面对的早已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如何越做越好的问题。
政务新媒体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渠道,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是引导网上舆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的重要阵地,是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积极运用政务新媒体推进政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凝聚社会共识、创新社会治理,取得了较好成效,赢得了公众赞誉。例如,广东省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以“深小卫”的拟人形象,用生动通俗的语言传播健康知识;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公安在线”日常普法富有创意,活泼有趣。但同时,也有部分政务新媒体因人力物力财力不足、服务意识不强、管理不规范等原因,存在长期不更新、机械粘贴有关通知、公号私用,甚至被人盗用等现象。这类乱象导致一些政务新媒体陷入“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不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不良影响,还加重了基层负担,引发公众不满。
政务新媒体贵在管用、好用。因此,部分运营乏力、管理不善、多头开设的政务新媒体“关门”,也是势所必然,并非坏事。当然,部分“空壳”“僵尸”政务新媒体关闭后,相关的公共服务不能弱化。对继续运营的政务新媒体,各地各部门应当规范管理,加强人员培训,配足人力和经费,不断提高运营质量和水平。
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把“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作为推进数字技术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深度融合的重要方面,为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描绘了清晰的路线图。各地各部门在积极打造包括政务新媒体在内的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做好统筹规划,防止“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让广大基层干部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把有限的资源和精力用在办为民服务的好事和实事这个“刀刃”上。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