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隐性辍学”应引起更多重视

2024-04-30 10:40:50    南方日报

为进一步健全控辍保学长效机制,教育部办公厅4月28日发布《关于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常态化报告工作机制的通知》。值得特别关注的是,《通知》明确提出,严防学生“名在人不在”脱离学校教育与管理,导致其遭受侵害或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一般意义上的辍学是指“显性辍学”,表现为学籍意义上离开学校而不再接受相关学校教育。近年来,学生名义上在学校接受教育、实质上却“名在人不在”“人在心不在”的“隐性辍学”现象越来越受关注,最常见的表现是长期无故旷课。

脱离学校教育与管理的“隐性辍学”学生“受侵害或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并非危言耸听。多地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发现,个别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仅依靠学籍掌握学生是否辍学,导致挂学籍的“隐性辍学”现象未被及时发现,家庭和学校未能采用积极、有效方式沟通劝返,甚至加重未成年人逆反、厌学情绪,最终容易导致学生辍学离校。部分辍学离校后的未成年人“流连于酒吧、网吧等娱乐场所,沾染社会不良习气”,“有的动辄参与寻衅滋事、斗殴,游走在法律红线边缘”。可见,严防“隐性辍学”其实也在预防“显性辍学”,还能避免学生走上歪路。

“严防学生‘名在人不在’脱离学校教育与管理”之所以格外引人关注,在于教育部既更加深入关注到了适龄儿童“隐性辍学”这一教育问题,也看到了其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无论是要求“铁脚板摸排”也要关注“实际未上学学生”,还是规定“学校要完善学生考勤制度,及时发现并核实缺勤学生情况”,并向主管教育部门上报“疑似辍学或辍学的学生”情况,都有利于快速发现、及时干预“隐性辍学”学生,切实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权利,也减少违法犯罪行为产生。

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常态化,减少“隐性辍学”也要逐渐常态化。多年来,我国以前所未有力度狠抓控辍保学,长期存在的辍学问题已经得到历史性解决,是时候从显性层面向隐性层面深入了——就像某省教育厅在答复中提到的,消除“隐性辍学”是对以往控辍保学工作的延伸,对“隐性辍学”的忽视有可能转变成真正的“辍学”,消除“隐性辍学”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应有之义。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此前透露,“两免一补”等政策实施以来,因贫辍学和因远辍学的学生比例逐步降低,因学习困难而辍学的学生已占到大多数。因学不懂、跟不上出现厌学情绪,也是“隐性辍学”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一方面需要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避免“历史欠账”越积越多、年级越高越学不进去;另一方面要特别重视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同时以育人质量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主要依据,避免把低分生当成“差生”、打击其学习积极性和价值感,让他们在友好的环境中成长。

毋庸讳言,还有部分学生觉得读书无用,奈何架不住学校和有关部门做工作,只能以“隐性辍学”为“软抵抗”。然而等过早进入社会后吃了亏再醒悟过来,恐怕为时已晚。故而,减少“隐性辍学”,也要直面学生的内心困惑。否则,防得了“名在人不在”,“人在心不在”又当如何?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内生动力,方为根本。 (维 辰)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优势是靠真本事获得的(和音)
下一篇:依靠劳动创造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社论)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