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尽可能地人性化一些,承担起城市门面的功能,也属公共服务应有之义。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出门想要乘坐地铁,刷卡进站后临时有事出站,可是再在同一站点刷卡出去,就被扣了三块钱。虽然不是什么大钱,但明明自己还没“起步”,却被地铁先收了“起步费”。
据央视新闻4月28日报道,近期,上海地铁的一项规定引发关注:乘客临时有需求在同一站点进出,只要时间在10分钟以内,可至车站服务中心进行人工处理,就可免去3元钱的费用。
由于优化了乘客的日常体验,这一同站进出“限时免费”举措得到了不少好评。在人们看来,这是一座城市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的切实之举。而这背后,也展现着城市管理者在观念层面的嬗变:从“管理至上”到“服务至上”,值得提倡。
据了解,上海地铁这项变化,来源于一位大学生发起的维权诉讼。该大学生乘车时发现走错了出口,然后再次刷卡进站、再换出口出站,而这趟“寻找出口”的过程被扣除了3元“乘车费”。
在这名大学生看来,短时间同站进出扣费的规则不合理,没有相关依据;同时,这项规则也没有尽到提示、说明义务,于是起诉了上海地铁运营公司。此案的结果是,双方和解,大学生撤诉,上海地铁退回3元钱车费。
现在来看,这场“较真儿”确实很有意义。这不仅促成了地铁相关规则的改变,也让地铁进一步明确了“服务至上”的原则。
同时,一场以法律手段为基础的“较真儿”,让地铁方充分考虑到乘客的各种细分需求,助力其管理模式更加人性化。这不论是对地铁方而言,还是市民而言,都是有益之事。
可以肯定的是,同站进出“限时免费”,确实方便了不少人。除了那些临时改变主意的乘客,急寻洗手间的乘客,或是去站内和他人快速交接东西的乘客,都会受惠于这项政策。
从当前趋势看,国内有不少地方的地铁都开始采用同站进出“限时免费”政策。除了上海,苏州、杭州也都有类似规定,同站进出时限也都是10分钟内。
这是个好现象。这说明地铁服务不再是一副“板起脸孔”冷冰冰的样子,不是只强调刚性的管理规定,而是开始承担更多的社会功能。
地铁作为一座城市分布最广的基础设施,也是无数外地旅客接触一座城市的第一站。那么,地铁尽可能地人性化一些,承担起城市门面的功能,也属公共服务应有之义。
不过,目前来看,各地地铁的同站进出“限时免费”办法并不一致,时间标准也不尽相同。
比如,郑州、西安、武汉、昆明、合肥、石家庄等地轨道交通,主要是开展“公厕共享”服务,即乘客不需要付费即可进去上厕所。成都地铁则规定在14个地铁站点,15分钟内同站通行不扣费。
各地有各地的状况,政策自然也有所区别。但还是希望,地铁能够尽快制定合理的政策,并形成统一的规则。毕竟,如今文旅行业复苏显著,出行游客大量增加,如果各地规定不一,在遇到相关情况时就有可能产生冲突。
回到此事去看,目前,同站进出“限时免费”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有待改善的地方。比如,上海地铁就规定,申请退费需到车站服务中心进行人工处理等。
因此,地铁运营方不妨持续提升这项服务的数字化水平,或者在限时内进出刷卡就不予扣费,或者在线上就可以实现退费,既方便乘客,也减轻地铁窗口人员的工作负担。
总之,地铁同站进出“限时免费”,可以成为规定动作。地铁运营方不妨再积极一些,主动为乘客“解3元钱的忧”,也让城市公共服务更有温度。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