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专业照护为家庭养老“松绑”

2024-04-12 11:06:39    广州日报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增长到近80岁,高龄老人群体日益庞大。随之而来的,是对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难度不断增加,具有专业知识的长护人员极为短缺。

当前,有的老人对养老院等机构心存排斥,不愿意接受机构养老;有的家属因为种种原因,不放心将老人托付给别人照顾;还有一些家庭考虑到费用支出,对专业养老机构望而却步……诸多现实因素交织,使得居家养老成为国人最普遍的养老模式。对于那些生活可以自理的老人来说,居家养老或许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心水之选。可一旦老人生病,或者进入失能、失智的队伍,居家养老恐怕并没有就不如想象中乐观了。

数据显示,2010~2020年,我国失能老人规模从523万人增至618万人。数据的增长,意味着照护家庭的压力叠加。有多难?真是谁干谁知道——既要做好翻身、洗浴、家务等日常打理,还要充分掌握老人用药、服药情况。此外,还要兼顾病人心理,满足病人的情感需求。这种全天候、高要求的照护,让照护者很难兼顾工作与社交,需全身心地投入。日前,一位北大教授自述“从一位事业有成的专业人士变成全天候护理人员。”诚然,在家人的健康面前,个人的职业发展和人际社交或许都可以先“放一放”,但若是再碰上老人对照护者不满意,诸多挑剔、动辄训斥,照护者势必身心俱疲。

面对家庭照护的重压,亟需专业养护为家庭照护减负。具体而言,就是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一则,经过专业培训的职业照护员,既懂得科学生活照顾知识,又具有基础护理能力,能为老人提供更加科学的专业照护,降低用药、安全等风险。二则,通过培训的专业护理,其交流沟通的方式方法也更容易被老人理解、接纳。三则,让专业照护“上门服务”,在熟悉的空间中,老人也能够更好地适应。同时,职业照护的加入,也能将家属从居家照护中“解放”出来,缓和家庭关系、纾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境。当前,已有多地通过培训机构与社区联动,开展家庭照护员的职业培训探索之路。

面向未来,构建“居家、社区、机构”协调发展的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还要在全社会的思想“松绑”中久久为功。比如,用好社区、街道等宣传窗口通过举办家庭照护培训、举办科普讲座等,消解公众对养老院、专业护理与“不孝顺”画等号的认知误区。再如,组织居民到养老院、养护培训机构参观,通过实地考察,加强面对面交流,逐步摘掉公众对养老机构、照护人员的有色眼镜。(刘硕)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居民楼自提点不能一关了之
下一篇:人文交流助力扣好中美关系“第一粒纽扣”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