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的购买使用达到高峰。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等七部门将围绕“忽悠团”进村兜售化肥、网络越区违规售种等突出问题启动专项整治行动,为春耕生产和粮食丰收保驾护航。
农资是粮食的“粮食”。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春耕春管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从比重看,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一半以上、产量占全年六成左右,对于稳定全年农业生产具有决定性意义。农资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民一年的收成。只有确保农民买到真种子、真化肥、真农药,才能有真庄稼、真产出、真丰收。
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公布了一批农资打假典型案例,涉及各类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等坑农、害农犯罪,有效净化了农资市场秩序。然而,农资打假不可能一劳永逸。市场上仍有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变着花样欺骗消费者、销售假劣农资,而且隐蔽性更强、治理难度更大,比如出现网络商户越区售种、虚假宣传、低价倾销假劣农资等新情况、新问题。对此,相关部门还需重拳出击,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惩违法犯罪行为,协力维护好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打击假劣农资,要攥指成拳。打击假劣农资涉及部门多、领域广,覆盖链条长,是一项综合性治理工作,需要各地各部门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持之以恒。此外,农资打假工作还应让农民参与进来,要持续加强农民识假辨假宣传教育,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农资消费观念,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力争让“忽悠团”无所遁形。
打击假劣农资,大数据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网络时代,农资销售越来越数字化,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等手段,进一步提高监管的精准性、有效性。比如,完善农资追溯体系,分品种构建种子、农药、兽药等农资质量追溯全国“一张网”,努力做到生产、流通、使用全链条可追溯。
还要看到,保障稳定充足的农资供应,提高农资流通效率至关重要。对一些偏远的农村,不妨支持农资合作社、直销直供、连锁配送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壮大,以确保农民买到优质好用、价格稳定的农资。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考虑在村里设置农资供应点,最大程度缩短农资供需之间的距离,降低流通成本。 (杨 飞)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