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平台对“卖惨营销”有把关责任

2024-03-22 10:02:04    北京日报

“父母双亡,自己辍学在家照顾弟弟妹妹,每天吃土豆……”听闻如此心酸遭遇,众多网友一度泪目。但实际上,这一切只是营销的把戏。近日,炮制上述视频的网红“凉山孟阳”因虚假广告罪获刑11个月,处罚金8万元。

这些年,“卖惨营销”俨然成了网络短视频的一大门类。镜头下,有抱着“滞销水果”满脸愁容的老人,有声称父母双亡食不果腹的孩子,有站在土坯房前衣衫褴褛的农户,满目皆是贫困场景。而讲故事、“求爱心”的尽头,莫不是“带货”“打赏”。当网友满心同情“买买买”时,却不知所有的悲情都有剧本,所谓“土特产”也都是从别处低价购入的伪劣品。如此这般,不仅消耗大众善意,更涉及虚假营销、卖劣售假,突破的不仅是道德底线,还有法律红线。

今天,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能当主播。引流卖货,无可厚非。但这不意味着可以信口雌黄、造假售假。不少法律界专业人士早已告诫,借未成年人、患病或残障人士、孤寡老人等,营造“卖惨”人设博取同情,涨粉引流带货的行为,涉嫌违反我国多部法律。于消费者而言,其违背公平交易原则、涉嫌欺诈误导;于被拍摄者而言,一些老人孩子并不知情,也有侵犯肖像权、名誉权之嫌。从营销角度看,涉嫌发布虚假广告、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等。换言之,这出骗人的戏码,可能面临民事、行政、刑事等诸多法律责任。对待“凉山孟阳”之流,必须发现一起惩治一起,让他们“假惨”变“真惨”。

流量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市场规模巨大,平台也当加强自律和监督。与其事后“打地鼠”,莫如事前“筑堤坝”。视频上架前,真实性如何把握,主播信用记录怎样,货源来自何方,是否与营销匹配等等,都得尽可能核实清楚。

一个个典型案件,其实也是一堂堂生动的普法课。镜头易得、故事好编,但总有一些红线不可触碰。媒体和舆论不妨将此广而告之,一则警示那些蠢蠢欲动者,二则提醒互联网时代的每一个人:珍视人与人之间的善意,让流量流向真正需要的人。 (田闻之)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办好鲁班工坊 提升知识技能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