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世界儿歌日”。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总会重申儿歌的价值和意义,审视儿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儿歌是以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既包括民间流传的童谣,也包括作家创作的诗歌;是儿童感知人类情感,了解多元世界,拓展想象力、激发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儿歌的健康与否关系着孩子的“精神空间”和“心理空间”,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一首《上学歌》从20世纪50年代传唱至今,“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的勤学励志精神滋养了几代人;一首《丢手绢》,数十年来口口相传,精炼的歌词,简单的旋律,陪伴了无数人的童年时光。直到今天,一大批经典儿歌不断焕发新活力,既让成年人在歌声中重温光阴的故事,又让一代代儿童沐浴着经典音乐快乐成长。
然而,当前流传于儿童之间的儿歌似乎出现了一些问题。不少经典儿歌被篡改,“灰色儿歌”泛滥。古诗变了样,童谣走了调:有人将《静夜思》《春晓》等传播度较高的古诗,通过替换词汇改为打油诗,把《小燕子》《小螺号》等经典童谣,重新填词转变风格,乍一听朗朗上口,细究内容却尽显低俗化、庸俗化,引人担忧。
针对这种现象,有的家长、老师认为,小朋友唱“灰色儿歌”仅仅是出于好玩,无伤大雅。事实上,这种危害是不可估量的。一方面,“灰色儿歌”在客观上消解了古代诗歌、经典童谣的童真意境和美学价值,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际传递的“梗阻”;另一方面,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抵抗诱惑的能力也很弱,改编后的儿歌包含着大量远离童真的低级庸俗内容,影响着他们健康的价值判断和审美趣味的生成,容易给孩子们的价值观形塑等带来扭曲危害。
儿歌的本质属性在于蒙学教育。经典儿歌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内容反映了儿童的生活情趣,成为儿童娱乐方式的同时,也是儿童情感表达和社会认知的过程,能够帮助儿童理解和探索周围的世界。正如古代启蒙读物《小儿语》序言所述:“一儿习之,可为诸儿流布,童时习之,可为终身体认。”
“灰色儿歌”从根本上已经远离了儿歌本该具有的童真属性,渗透着太多成人世界的复杂情绪。要让儿歌回归童真,就必须正视“灰色儿歌”流行的危害性以及深层原因,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当务之急是要从创作与传播角度深挖问题本质,以创作、创新回击篡改、乱改。
现今儿童的思想构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灰色儿歌”之所以流行,经典诗歌、童谣之所以被篡改,说明现有的儿歌不能满足广大儿童的思想发展需要。加之音乐市场乱象频发,哗众取宠的“投喂型儿歌”涌入校园,热闹的背后隐藏着危机。这样的儿歌创作搞得再热闹、再花哨,也只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儿童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他们的灵魂、引起他们思想共鸣的,更无法经得起时间考验。
从创作新儿歌层面讲,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优秀词曲作者站出来,儿童的音乐世界,好的儿歌不去占领,“灰色儿歌”就会泛滥成灾。早在2005年,就有人跟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说过,“你看现在的孩子都没有歌唱了”。当时已经古稀之年的老艺术家毫不犹豫地投入创作中,呕心沥血13载,创作出影响至今的“谱诗成曲”儿歌系列,50首“新学堂歌”,每一首都极具中华文化特色,成了儿歌音乐启蒙和国学启蒙不可或缺的理想教材。当前,我们依然需要最优秀的音乐人关注儿童音乐教育,用心去洞悉儿童心灵的奥秘,动情感受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静下心来、精益求精创作出兼具文学性、语言性、教育性的,契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能浸润孩子心灵成长的喜闻乐唱的儿歌。
我们还要坚持守正创新,加强经典儿歌的传承传播。与上述同理,与时俱进的改编、创新跟不上,乱七八糟的篡改、乱改就会占上风。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经典儿歌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不常见了,比如“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中的一分钱、“丢,丢,丢手绢”中的手绢等。这种情况下,不能把歌词一改了之。比如,有的出版读物为了“与时俱进”,将经典儿歌《一分钱》改成了《一元钱》,引发了巨大争议。《一分钱》早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即便一分钱不再常见,其背后蕴含的童真追求、德育价值、拾金不昧等内涵并未过时。因此,创新必须在守正基础上,以更加多元的形式服务经典内容的传播。比如河南广播电视台策划的《童声咏经典》节目,针对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135首古诗词进行编排,通过孩子们“和诗以歌”的创新表达形式,用音符唤醒经典诗词,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音乐体验、逻辑体验和情感体验,深受孩子们欢迎。
此外,还要从环境营造、教育教学方面正视问题所在,引导儿歌回归童真。
“灰色儿歌”中出现的庸俗化内容何尝不是成人生活的一种映射?相比于儿童自发的改编填词,家长、老师等成人的错误引导更值得反思。比如,一些改编自经典诗歌、童谣的顺口溜和“灰色儿歌”,从源头上本身就是一些成人的“作品”,他们的随口胡诌可能会让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们感觉“如获至宝”。更可怕的是,在短视频风靡的当下,一些儿童唱“灰色儿歌”的视频在网上传播,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校和家庭教育存在的不足。老师、家长的放任,甚至一些人有意拍成短视频发到网上的行为,不仅会挤压经典儿歌、优秀儿歌的传播空间,还会为“灰色儿歌”的泛滥推波助澜。
因此,要让儿歌回归童真,必须给童真以文化氛围。这需要家长、教育工作者、词曲创作者、市场、视频平台等多方协同切实行动,以身作则,以身教正言传,从而让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在孩童心里扎根。同时,引导儿歌回归童真,不能以成年人的眼光简单粗暴地批评、否定或鄙视孩子们的表达,否则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可能激起他们的逆反情绪。而应该在尊重孩子身心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发挥积极引导作用,减少低俗化、成人化流行歌曲对孩童的心理侵蚀。
精神文明建设要“从娃娃抓起”。凝聚着童真的儿歌,才能开出真善美之花。儿歌有序发展关系到我国几亿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莫让儿歌远离童真”应当成为一种共识,并需要全社会为之保驾护航。 (张自永)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