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张金林    2024-01-04 11:14:53    人民日报

抓住产业变革机遇,加大创新投入力度,继续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不久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从概念内涵来看,产业体系是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延伸,可以被诠释为相互关联、支撑和依存的多类产业部门衔接构成的经济系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新时代以来,我国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产业整体实力、质量效益以及创新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也应看到,一些产业“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问题依然存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存在不少瓶颈短板,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等问题困扰着不少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通用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能源等前沿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工业生产,引领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开辟产业发展的新赛道。着眼未来,我们要抓住产业变革机遇,加大创新投入力度,继续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

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在多个领域下大力气、用真功夫。一方面,需要夯实科技根基。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全面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同时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深入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够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另一方面,要继续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才能更好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再一方面,还需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实体经济,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推动实现金融部门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力度稳固、效率提高和方向精准,将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更多源头活水。

如今,全球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多元化布局、区域化合作、绿色化转型、数字化加速的态势。乘势而上,增强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高效集聚全球创新要素,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就一定能夯实新发展格局的基础,让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更加丰沛。

(作者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筑牢体育强国基础
下一篇:让老旧小区持续“逆生长”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