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群众笑脸为检验工作的标尺,意味着要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人民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久久为功,让人民群众笑在外、喜在内,幸福常在。
坚持“民呼我为”的为民情怀,用心架起“沟通桥梁”,让人民群众有说有笑。群众的每一件小事,汇聚在一起,构成了我们国家的大事。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各级党员干部要时刻心系人民,多下基层,贴近群众,倾听最真实的声音,确保政策执行公平公正,符合人民利益。下基层,不是简单地走走过场、拍照片、写总结,而是要真真正正地走到乡里田间去、走到人民群众的心里。干部下基层要多主动向下问,只有面对面地了解百姓的实际需求,基层沟通才能更为有效,从而在源头上解决矛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认同感。
坚持“实事求是”的担当作为,用情用力治理“疑难杂症”,让人民群众喜笑颜开。矛盾和问题是挑战,但也是更好服务群众的着力处。党员干部要敢于钻矛盾窝、啃硬骨头,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不做表面文章。“七一勋章”获得者李宏塔退休后为改善中西部困难群众的生活继续奔波忙碌;“草鞋书记”周永开带领党员群众护林造林,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山的女儿”黄文秀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榜样如炬,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勇于担当的政治品格,用心用情用力回应群众的期盼。广大党员干部要拿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劲,急人之所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推动发展“再上台阶”,让人民群众笑口常开。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时代考卷常出常新,党员干部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举一反三,推动解决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千万工程”走过二十年,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离不开历届党委、政府的“接力奔跑”。每五年出台一个行动计划、每个重要阶段出台一个实施意见,推陈出新,迸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新时代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要善用大数据和数字化手段,构建公开透明、高效便捷的智能工作体系,提高工作效率,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要推进县域空间重塑、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在实践中寻求创新,在创新中实现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吴淑芬)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