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广西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共同编制的广西地方标准《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技术规范》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将于2024年8月1日起实施。
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是实施国土空间管控、依法依规开展保护管理的最基础性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开展自然保护区勘界试点工作的通知》,选取了九万山、邦亮长臂猿、弄岗、金钟山黑颈长尾雉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试点,试点区域总面积61086.4公顷,边界长达612.3公里。
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结合勘界试点工作,围绕“多方协同、试点先行、创新开展”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倾斜航摄、实景三维、北斗导航技术优势,探索创新符合广西实际的“实景三维+勘界立标”工作方法,开展多个勘界试点、多次实地调研踏勘、对接保护区管理部门及组织专家咨询论证,在丰富的实践基础上编制《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技术规范》,保障技术规范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据悉,广西地方标准《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技术规范》适用于广西陆域范围内的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石漠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工作。涉海自然保护地的陆域部分可参照执行。
(责编: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