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野生菌物种有多丰富?(把自然讲给你听)

吴 刚    2024-06-27 10:08:59    人民日报

大红菌。

牛肝菌。

图片均为徐俊摄(人民视觉)

 

我国的野生菌物种非常丰富,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稳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当地进入雨季,云南的野生菌迎来盛产期。

不同于常见的动物和植物,野生菌有点特殊,它属于真菌。虽然野生菌看起来个头不小,却属于微生物范畴,因为其大部分时间是以肉眼难见的菌丝存在于地下,但又因其产生的子实体(即蘑菇体)肉眼可见、徒手可采,所以在学术上一般被称为“大型真菌”。

我国的野生菌物种非常丰富,特别是在云南等地。以云南为例,这里山高林密、气候类型多样,滋养了丰富而独特的野生菌资源。去年底,云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发布《云南大型真菌图志》,收录了云南省大型真菌33目127科399属1341个物种。该图志还收录了目前受威胁的云南大型真菌,包括可能已经灭绝的云南假地舌菌、云南特有的四孢小舌菌等62种。不过,这本图志仅收录了云南常见的大型真菌,还有大量野生菌物种等待我们去发现、识别。

野生菌从生态特性上讲,可大致分为共生菌、腐生菌和寄生菌。这些不同生态特性的野生菌,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稳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有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有些野生菌能实现人工栽培,而有些不能?这与野生菌的生态特性有关。目前能实现人工栽培的野生菌,绝大部分是腐生菌,而共生特性的野生菌只能靠大自然馈赠。比如,我们熟知的松茸、松露常与松树共生,人们通过人工抚育促繁的方式来实现增产,但并不能实现完全人工栽培。

云南野生菌物种丰富,可食用的也不少。松茸、松露和大红菌等都可食用。统计显示,云南野生食用菌有约900种,占我国食用菌物种数的90%。眼下,各类野生食用菌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食用野生菌有什么注意事项吗?一般来说,从正规野生菌交易市场采购、在正规餐厅品尝的野生菌,其安全性是可以保障的。专业人士建议:不认识的野生菌坚决不采食;“头上戴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靴(菌托)”的野生菌坚决不采食。充分认识野生菌、正确烹饪可食用野生菌,这道餐桌上的美味,欢迎大家尽情享用。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本报记者杨文明采访整理)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发展光伏产业 推动能源转型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