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三北地区种的是什么树?(把自然讲给你听)

卢 琦    2024-06-06 10:43:17    人民日报

我国三北地区面积大、地域广,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山地、沙漠、戈壁、湖泊等自然生态系统兼而有之,干旱、风沙、盐碱、水土流失等明显。通过植树造林种草增加人工植被,以及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等,可以阻止流沙扩展、改善沙区环境。

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先要解决“种什么”的问题。三北地区各区域降水、温度、土壤等差异大,适宜种植的植物也不同。

西北大漠戈壁地区,干旱缺水、风沙严重,耐干旱、耐瘠薄、抗风沙树种是首选。比如梭梭和沙拐枣,叶片小,可减少水分蒸腾;根系发达,能最大程度吸收地下水分,固定流沙。

东北地区气温低,生长期短,多种植樟子松、白桦等耐寒树种。它们通过产生抗冻蛋白、增加细胞内溶质浓度降低冰点,或在冬季进入休眠状态适应低温,有利于涵养水源、庇护牧场及防护林体系建设。

此外,柽柳、盐爪爪等具有聚盐、泌盐或拒盐特性的树种,有助于改良内陆大面积次生盐碱地;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则宜选种侧柏、刺槐、白刺等固土保水能力强的树种;水热条件好、土层深厚的地区优先选用生长快、材质好、抗病虫害强的用材树种。

三北地区造林种草还要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相结合。比如沙枣,果实可作为食品和药材,叶子是优质饲料,花可提取芳香油,果核能制成活性炭,木材坚硬、耐腐,纹理美观,是制作家具、农具的良材。类似的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的树种,还有核桃、山楂、文冠果、沙棘等。

三北地区是我国国土绿化主战场。要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布局、适地适树的原则,要加强科技创新、智能管理应用,实现由扩绿增量向增绿提质并重转变;要深入挖掘、开发和利用乡土树种资源,科学选择植被恢复模式,合理配置林草植被类型和密度。我们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把“三北”工程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

(作者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三北工程研究院院长,本报记者董丝雨采访整理)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在“三北”治沙造林是光荣的事业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