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山东推进沿黄生态长廊建设——

植树造林 筑牢生态屏障

本报记者 李 蕊    2024-05-21 11:26:54    人民日报

走进地处黄河下游的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沿黄河大堤而行,防护林绵延数十公里,穿行其间,树木葱茏,满目青翠,宛若置身于绿色画卷。

为筑牢黄河生态屏障,2021年5月,《东营市沿黄生态长廊规划(2021—2030年)》批复实施,指导全市沿黄生态长廊建设。根据规划,工程以黄河两岸大堤和南展大堤为轴线,建设三条以森林湿地为主体的生态长廊,串联沿线的重要生态片区,打造多处以生态绿化为主的节点,形成沿黄生态综合体。截至2023年底,山东沿黄9市已完成造林20.3万亩。

“黄河流经利津74公里,沿黄生态长廊建设工程主要是进行黄河大堤内外侧轮伐期林木更新、重点节点绿化、断带处新造林、沿黄村庄绿化、王庄沙区林场综合整治绿化提升以及湿地修复提升等。”利津县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郭刚说。

工程实施过程中,利津县科学规划、分类施策、综合治理,沿黄行道林、防浪林、适生林等保有量约105.97万株,构筑起沿黄生态屏障。

利津处于黄河下游,土地存在不同程度的盐碱化,这也给绿化工程带来了挑战。“为了保证林木成活率,我们因地制宜在重点地段使用了‘暗管排碱’的方法。”郭刚介绍,翻出表面土壤,在地下掩埋带有小孔的排碱管,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原则,降雨或灌溉时,土壤里的水分会带着盐碱通过排碱管排出。此外,在黄河大堤近河侧,改良盐碱的方式又有不同。黄河大堤近河侧地势低、雨水碱水多,林木长势弱,便采用“台田造林”的方法进行改良,将河道淤泥填入地势低处,抬高地势后用水压碱,再种植防浪林。

王庄沙区林场作为利津县沿黄生态长廊建设工程的重要工程区,历史上一度是尘土飞扬的“沙窝子”,通过开展沿黄生态长廊工程建设,丰富林场树种结构,低产、低效林得到更新改造,森林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森林覆盖率达到82.3%,成为东营市森林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富集、生态功能显著的生态林场之一。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利津沿黄生态长廊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已经完成造林7009亩,湿地保护修复2310亩,实现沿黄绿化南北贯通。

风景好,游人自然来。利津县在王庄闸、水文站、胜利大桥等黄河大堤节点绿化工程选用常绿树种、落叶乔木混交,观花、赏叶、品果功能区相互搭配;东津渡教育康养度假区、东孙湿地公园片区等重要片区开展道路绿化、社区园林绿化工程高标准建设,复层异龄混交、乔灌草结合,生态面貌明显提升;王庄沙区林场利用林下空间,打造“林下花海”景点,建起500亩油菜基地,每当花期来临,金黄色的油菜花一望无际,风景宜人……借此优势,利津县打造的黄河生态风景廊道入选黄河国家风景道(山东)典型段,擦亮生态旅游名片。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燕赵大地 枝繁叶茂
下一篇:保护生物多样性 促进可持续发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