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水杉会“怕”水吗?(把自然讲给你听)

马金双    2024-04-09 11:29:47    人民日报

国家植物园(北园)樱桃沟景区内的水杉林。

国家植物园供图

 

 

水杉,以“水”为名,但其实并不是水生植物。它的主要营养来自于根系吸收养分、水分,以及叶片的光合作用等。只不过成年植株根系耐水性强,能生活在沟边、河湖岸边,喜欢水湿环境条件,水杉的名字才会和“水”挂钩

 

水杉,以“水”为名,但其实并不是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是指常年生活在水中或在其生命周期内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的植物,通常可分为挺水植物(叶片置于水面之上,如荷花、菖蒲等)、浮叶植物(叶片浮在水面上,如睡莲等)、沉水植物(叶片沉于水面之下,如狐尾藻等)、漂浮植物(植株没有固定的根系,漂浮于水中,如浮萍)。这些植物根系发达,萌发能力强,生长迅速、繁殖快,而且透气性很强,可以直接从水中吸收水分和养分。而水杉是落叶乔木,它的主要营养来自于根系吸收养分、水分,以及叶片的光合作用等。只不过成年植株根系耐水性强,能生活在沟边、河湖岸边,喜欢水湿环境条件,水杉的名字才会和“水”挂钩。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水杉喜欢潮湿的环境,但幼苗期不耐积水。成年期的水杉在水边、泥田边生长没有问题,发达的根系可以保证其正常生长。但在幼苗期,水杉的根部比较弱小,难以在水中呼吸,无法适应泥田等含水量过高的生长环境,可能就会出现存活率较低的情况。所以,在新移栽水杉时,虽应使土壤保持一定的含水量,但不宜过湿。

水杉是古老而珍稀的孑遗植物,素有植物“活化石”之称。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里,水杉位列其中,且保护等级为一级。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水杉在家附近的公园里十分常见,网上也可以买到水杉幼苗自行栽培,为什么还是濒危植物呢?

这是因为,栽培类群无法代替野生种群,原先自然存在且生长于本地的植物,能较好地保留种群的多样性,需要重点保护。即使栽培水杉在一些地方较为常见,野生种群的保护仍不可忽视。

目前,野生水杉有约5000棵,绝大多数原产于湖北利川,在湖南龙山和重庆石柱等地也有零星分布。如今,尽管在各地种植的水杉林确保了这一物种暂时没有灭绝的危险,但这些遗留下来的野生种群仍然是宝贵财富,需要人们一以贯之地保护。

(作者为国家植物园(北园)首席科学家,本报记者常钦采访整理)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梨花深处 春色满园(古树的故事)
下一篇: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红树林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