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河流珠、官鹅冰瀑、莫高披雪、冶海冰图……近期,甘肃梳理各地冰雪资源,创新开发冰雪旅游产品,举办各类冰雪节、冰雪嘉年华,吸引市民游客到甘肃赏冰雪之姿、品冰雪之韵、享冰雪之乐,省内34家滑雪场和戏雪乐园持续推出“冰雪+温泉”“冰雪+民俗”“冰雪+文创”等多元文旅产品,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冰雪旅游持续升温
近年来,甘肃冰雪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各地市以冰雪旅游为纽带,延长冰雪产业链,为持续扩大冰雪消费注入新动能。
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的松鸣岩国际滑雪场内,游客穿行在冰雕群中。“在这个以‘夏’命名的城市,我们解锁了众多冬季精彩玩法。”内蒙古滑雪爱好者刘奋松说。
松鸣岩国际滑雪场宣传组负责人陈进玉介绍,进入冬季以来,滑雪场游客接待情况持续向好,周末日均接待游客近2000人次。“滑雪场集滑雪运动、餐饮住宿、休闲购物等功能于一体,并在原有的滑雪、滑冰、冰上自行车等体验项目基础上,创新体验产品,扩大戏雪戏冰场所规模,还推出了早鸟滑雪票、双人滑雪套餐、亲子游滑雪套餐、‘住宿+滑雪’套餐,吸引了大批游客。”
走进张掖市山丹佛山滑雪场,一个个矫健的身影在雪道上“御风而行”。该滑雪场总经理刘继涛介绍,雪场今年新建了一条长450米的雪道和一个短板公园,改造提升了游客服务中心,并推出多项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探索“冰雪+”新玩法,打造冰雪旅游体验新场景。
在甘肃白银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中国残疾人越野滑雪、冬季两项队和各省队运动员正全力备战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在基地内的华达滑雪场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也在体验冰雪魅力。福建游客林志诚说,公司组织大家来甘肃团建,这是自己第一次滑雪,“感觉非常不错,下次要带家人到甘肃冬游、滑雪。”
“今年我们考察调研了周边滑雪场,立足自身特有地形,改造了初、中、高级滑雪道,每日可接待游客2500人,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求。”甘肃白银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负责人何晓兵说。
甘肃省内定西、庆阳、武威等地也纷纷开展冰雪主题活动,做热冰雪旅游。定西渭河源景区开展冰雪嘉年华活动,包括花灯、冰雕、灯光秀等,邀请游客体验冰雪夜游魅力。庆阳打造了冰雪世界项目,并推出了赏冰玩雪游、非遗体验游、红色研学游、农耕文化游等冬游线路,满足市民游客冬游需求。
冰雪产品花样翻新
截至目前,甘肃共有滑雪场和戏雪乐园34家,其中7家配套有住宿、餐饮等多元消费场景。甘肃各地还精心打造推出了系列冰雪运动、温泉养生、民俗体验产品,释放冰雪“热效应”。
甘肃各地以市场需求和游客需要为导向,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培育新品牌,推出冬季冰雪游精品线路,如临夏发布寒假旅游攻略和赏冰玩雪线路,兰州推出8条冬季冰雪精品游线路。
逛古城、嬉冰雪、品美食、泡温泉……在天水,游客体验着滑雪泡温泉、冰火两重天的乐趣。走进天水青鹃山国际休闲旅游度假村滑雪场,来自各地的滑雪爱好者尽情享受雪上飞驰的快感,度假村御汤宫温泉给游客带来温暖体验。
“滑完雪出了一身汗,在雪场旁边泡个温泉、吃顿天水美食,非常解压。”重庆滑雪爱好者李津在社交平台上向网友分享甘肃“冰雪+温泉”的体验。
“滑雪场与周边景区合作,建立客源互送合作机制,开设了雪地摩托、雪地拔河、滑雪车、雪地滚轮胎、雪地足球赛等项目,丰富冬季旅游产品,吸引市民游客体验滑雪运动,共享冰雪激情。”何晓兵介绍,甘肃白银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华达滑雪场在健全游客安全保障措施的同时,积极做好配套服务,推出景泰羊肉、凉皮、肉夹馍、砂锅等美食,让游客玩得开心、安心、舒心。
优惠措施不断推出
在前不久举办的“冬游如意甘肃 乐享冰雪之旅”甘肃冰雪旅游主题推广活动上,甘肃推出陇上有约·温泉康养冰雪之旅、九曲安澜·黄河之上冰雪之旅、冰雪秘境·雪域佛国冰雪之旅、极限穿越·河西走廊冰雪之旅、北国风光·长城怀古冰雪之旅、峥嵘岁月·红色文化冰雪之旅六大冰雪主题产品,以及多项优惠措施,助力冬季旅游市场持续升温。
根据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最新发布的“引客入甘”补贴实施办法,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期间组织境内外(含省内)包机、专列到甘肃旅游,补贴标准在原标准基础上上浮80%;实行航旅联动优惠,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推出“经兰飞·如意行”隔日中转、免费住宿中转保障业务,为隔夜中转旅客提供一晚免费住宿,夏河机场推出购票优惠。
此外,甘肃各地纷纷发布旅游指南,详细介绍冰雪资源、优惠措施和主题活动。“此次甘肃之旅,丹霞、月牙泉和莫高窟都让我震撼不已,而且享受到了很多优惠。”在“彩虹张掖·乐游甘州”2024冰雪季系列活动现场,游客王女士和家人观看了舞龙舞狮、皮影戏、杖头木偶表演,品尝了张掖美食。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冰雪旅游的综合带动作用,组织各市州做优冰雪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以冰雪“冷”资源撬动文旅“热”经济。同时,进一步完善优化冰雪旅游精品线路,丰富冰雪旅游产品体系,推动冰雪与运动、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业态融合,不断满足游客多元新需求。
(责编:汪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