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乐游 > 正文

做靓乡村民宿 彰显徽风皖韵

朱文文    2024-01-18 11:09:39    中国旅游报

创新民宿经营模式,探索“农舍经济”“一宅两院”;加强民宿专业人才培养,建立黄山民宿产业学院;深化区域联动协作,成立“海誓山盟”民宿协会联盟……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宿发展,将民宿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坚持规划引领、突出文化特色、注重品牌品质,积极培育壮大民宿经济,着力打造独具徽风皖韵的安徽旅游民宿品牌。据初步统计,全省民宿总量已达6000余家,2023年前三季度民宿接待人数达1188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4.8亿元,民宿行业直接从业人员达2.5万人,间接带动就业达10万人,呈现量质效齐升的态势。

因地制宜 创新发展

从农户自营到租赁经营,从集体共建到资本运作,从精品民宿到家庭民宿……近年来,安徽各地因地制宜,依托本地文旅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民宿,推动资源变资产、乡村变景区、农房变客房,走出各具特色的高质量创新发展之路。

在合肥市庐江县,当地利用好山好水优势,积极发展“农舍经济”。目前,全县已建成精品民宿25家,在建28家,年营收5200多万元。“通过‘农舍+总部经济’‘农舍+文化创意’‘农舍+特色美食’‘农舍+特色种养’,不仅丰富了乡村业态,带旺了乡村人气,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庐江县委书记许华为说。

“开门便是山、出行便是岭。”安庆岳西县马畈村地处大别山腹地,旅游资源富集。村集体通过成立运营公司,租用村民空闲房屋,按照“一楼住村民、二楼及以上住旅客”的思路,发展“一宅两院”特色民宿,有效破解农村建设用地土地受限和农民房屋闲置等问题。“发展‘一宅两院’民宿盘活乡村闲置农房助推乡村旅游”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典型案例。

在黄山黟县,民宿诞生于乡村、发展于乡村、兴盛于乡村。近年来,黟县发布《促进民宿产业健康发展实施办法》,推出地方标准《民宿管家服务规范》,民宿行业整体服务质量显著提升。“我们最大限度保护传统村落肌理、传承徽州民俗非遗,着力推动民宿与休闲农业、会展赛事、康养疗愈等融合发展。”黟县县委书记程寄县说。

安徽各地发展民宿的路径还有很多。如合肥在肥东六家畈、肥西环紫蓬山等城郊区域建成乡村民宿集聚群;潜山以天柱山风景廊道为主线,建成通乡到村达景旅游公路300余公里,实行城乡公交一体化,串联70余家民宿与17家3A级以上景区景点;池州依托山水生态资源,融合度假、疗养、养老等业态,打造康养旅居度假型民宿。

文化铸魂 百花齐放

如今,乡村民宿不再只是旅途中的歇息之地,也成为游客感受当地风土人情、体验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安徽各地深挖地方文化内涵,将当地人文典故、乡土民俗、传统工艺、非遗、传统体育项目等融入乡村民宿开发、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不断丰富民宿内涵,提升民宿品位,让乡风、乡貌、乡愁、乡情得到更好展示。

位于黄山的塔川书院背山面野,溪水环绕,由五栋彼此独立的徽州民居构成。民宿灵活运用地势、溪流以及周围田园景致,整体设计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我们既保留徽州建筑肌理,又顺应自然山水格局,让民宿‘没有围墙’,完全被自然包裹。”民宿主理人邓茜介绍,民宿还挖掘古徽州耕读文化、传统隐逸文化等,推出研学项目,并专门设计了耕读文化体验、非遗传习、自然探索等功能区。

在黄山,注重文化植入的民宿还有许多。以哲学为底蕴的诗意栖息地交叉小径的花园、以禅茶文化为特色的山水间·喜新恋旧、以民国风和旗袍为主题的宏村泊隐民国里、以穿汉服赏徽剧为特色的拾庭画驿等精品民宿,通过将多元在地文化创新融入、创意表达,为游客构筑起多彩多姿的“诗和远方”。

位于池州青阳县的初心叁舍将真诚的主人文化作为民宿核心竞争力。“乡村民宿是最小的旅游目的地、最大的情感聚集地,是乡村和城市的情感链接。”在民宿主陈然看来,好的民宿主就是在地文化的推广者、优质内容的生产者,也是一家民宿的灵魂。“我们会主动分享民宿的故事,全程参与民宿运营服务的各个环节,让每一位客人感受到家的温暖。”五年来,初心叁舍收获“池州市十佳特色民宿”“安徽省百佳精品民宿”“全国甲级旅游民宿”等荣誉。

规范引领 持续向好

民宿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相关制度规范和政策保障。近年来,安徽各地强化政策引导,积极制定民宿地方标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民宿产业迈入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品质化发展快车道。

日前,《黄山市民宿促进和管理条例》出台,涵盖民宿的定义、部门职责、促进措施、民宿开办要求和程序、经营规范等,明确由各县区人民政府建立文化和旅游部门牵头的民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进一步促进民宿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2023年6月至10月,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首届乡村民宿创意设计大赛,来自全国的40余个专业设计机构、154个团队同台竞技,遴选出一批相对成熟、市场认可度高的作品,为全省民宿建设提供示范案例。同年11月,安徽启动“皖美民宿”评定工作,打造独具徽风皖韵的安徽旅游民宿品牌。此外,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还发布了《皖美民宿运营指南》,为广大创业者兴办民宿提供有益指导。

加强区域交流协作是民宿产业实现优势互补,推动产品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在2023安徽民宿大会上,安徽省旅游协会旅游民宿分会联合长三角、粤港澳及中部地区的部分省市民宿协会成立“海誓山盟”民宿协会联盟,整合各方资源、开展人才交流、整合营销推广、共建市场秩序,进一步提高安徽民宿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人才是实现民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安徽充分整合政府、行业、企业和高校四方资源,建立黄山民宿产业学院、紫蓬山民宿管家职业培训学校等专业院校,通过招生招工一体、产教融合、联合培养等,建立多方参与的人才质量评价机制,高质量打造民宿人才培养输出平台、多主体共建社会服务平台和旅游产业链资源融通平台。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周明洁表示,下一步将重点以“品质化、集群化、融合化”为方向,加大体系化政策创新,坚持品质化引领,引育骨干民宿、创建等级民宿,推动精品民宿“火起来”;坚持集群化延伸,建设一批民宿集聚区、塑造一批民宿品牌,推动民宿经济“热起来”;坚持融合化发展,在更深层次上推动“民宿+文化”,推动服务业态“潮起来”;坚持体系化创新,探索利用村集体土地灵活解决公共服务配套用地等问题,加大乡村民宿产业信贷支持、本土民宿人才培养扶持,建立“政府+高校”“高校+企业”合作机制,开展乡村民宿品牌营销等,推动营商环境“优起来”。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广西推出10条研学旅行精品线路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