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发现一颗铕元素含量最高的恒星

沈春蕾    2024-08-12 17:50:32    中国科学报

近期,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施建荣团队与西班牙加纳利天体物理研究所、美国圣母大学物理系和美国核天体物理中心的团队合作,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中分辨率光谱中发现了一颗目前人类已知的铕元素含量最高的恒星,约是太阳中铕元素含量的6倍。日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报通讯》。

据了解,快中子俘获过程(r-过程)是恒星快速捕获中子的一类核反应。比铁重的元素大约一半都是由r-过程产生的,恒星产生的这些元素被称为r-过程元素。快中子俘获过程是恒星演化过程中形成比铁重的重金属元素的基本途径之一,尽管双中子星并合事件已被证认可以产生r-过程元素,但宇宙中r-过程元素的诞生场所是否唯一,还一直存在争议。

因此,研究r-过程元素高度增丰恒星的重元素含量分布模式是解决该争议问题的关键,这类恒星携带了重元素形成环境的信息。

施建荣向《中国科学报》介绍,目前,世界上组织了一个R过程联盟专门搜寻这类r-过程元素高度增丰的特殊恒星。但迄今为止,这类恒星的发现尚不足100颗,且都是贫金属恒星。这些恒星大部分位于银晕中,少数位于矮星系或球状星团中。

近年来,施建荣团队基于LAMOST中分辨率巡天光谱,开展了搜寻r-过程元素增丰恒星的研究,从中发现了这颗目前铕元素含量最高的恒星,并利用西班牙口径为10.4米的GTC光学望远镜,对这颗恒星进行了高分辨率光谱后续跟踪观测,最终确定了其表面30种元素的金属丰度,是一颗典型的r-过程元素高度增丰恒星。

研究发现,该恒星的轻元素丰度与普通恒星非常一致,但重元素丰度分布模式与太阳和其他r-过程增丰恒星并不完全一致,表现为铈、镨和钕元素含量明显偏低的现象,这种差异可能意味着不同的r-过程产生场所或不同的形成机制。

研究还发现,该恒星的视向速度在多次观测中几乎没有变化,可以排除视向速度双星的可能性。其运动学速度表明这是一颗典型的银河系薄盘恒星,并且这颗星并不存在矮星系的吸积起源。

施建荣表示,该成果为深入研究r-过程元素高度增丰的特殊恒星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为解决宇宙中r-过程元素的诞生场所是否唯一的争议问题提供了最新的观测证据。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向“新”向“绿”,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下一篇:气候变化了,小麦育种策略也要调整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