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要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以改革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我国科技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创新动能日益增强,涌现出大批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我们要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持续做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这篇大文章,以强大的合力激发科技创新的巨大潜能,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基础研究原创力。基础研究不仅是科学研究的源头,更是一切科技创新的生长点,必须下好基础研究“先手棋”,以基础研究原创力撬动创新体系的全局性、颠覆性突破。应不断强化基础研究顶层规划与系统布局,加快建设前瞻引领型、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基础研究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撑。针对基础研究周期长、见效慢、难度大的特点,应持续加强有组织科研,设立基础研究项目专项基金,为基础研究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不断完善基础研究重大类型项目的组织、申报、评审和决策流程,以公开征集与主动发现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项目遴选,高位统筹基础研究项目实施。应敢于打破学科界限,支持基础研究选题多样化,鼓励开展高风险、高价值、强交叉的基础研究,加快建立各尽所长、协同创新的基础研究体系。
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力。科技创新是全过程全流程的创新,需要完成从科学研究到技术开发再到市场应用的“三级跳”。应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持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加快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成果评价机制,破除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闭路循环”和“孤岛效应”。应统筹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打通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信息壁垒,充分发挥大数据平台优势,实时更新科技研发进度与产业需求变化,构建科研人员、技术专家与企业家之间的常态化沟通机制,推动科技研发与市场需求形成精准对接,从而缩短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周期,畅通成果落实渠道。
激发科技人才内生力。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唯有持续优化高科技人才的培育机制,精心锻造核心科研团队,才能为科技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力。应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依托国家高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深度联合国家实验室、科研机构以及科技领军企业,打造出一批能够引领创新的科技尖兵与科技方阵。着力完善高科技人才选拔机制,打破学历、年龄、职称等限制性门槛,有序推进“赛马”“揭榜挂帅”等多元制度创新,赋予“挂帅者”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选择权,激发科研人员投身创新的激情与活力,支持更多有能力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担纲领衔。优化高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深化高校、科研院所收入分配改革,构建覆盖高科技人员中长期资助体系,更好保障青年科技工作者待遇,减轻科研人员的非科研负担。
发展新兴产业支撑力。科技创新是引领产业跃迁的核心引擎,产业则能为科技创新提供现实的应用载体。应积极促进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新兴产业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央地协同,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统筹推进新兴产业布局与科创高地建设,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同向同行。聚焦科技创新的产业应用场景,建设跨领域、大协作、高强度的产业应用基地,以产业应用反馈增强重大科技成果场景化应用成效,进而形成理论与技术的闭环反馈与快速迭代,实现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良性互动。
夯实创新生态保障力。良好的创新生态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创新潜力、释放创新活力、激发创新动力。应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作风建设,以“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加大科研不端行为惩处力度,打造求真务实、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广泛倡导科学家精神,营造热爱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社会生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我国在全球范围内吸纳、凝聚、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能力,形成具有全球视野的开放生态。在此基础上,通过多重要素相互作用、统筹协调,共同涵养出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沃土,让一切创新资源得以充分涌流。
作者:刘鹏飞(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责编:赵珊)